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65篇
科学研究   35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正> +七、虚步双勾手(脱袖式) ①右脚后撤一步,上体随即右转,左脚跟外拧,右腿伸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外旋变掌,掌心朝上;左拳外旋变掌随身体转动向下落于右臂下,掌心朝上手托右臂。眼看右掌(图40)。②上动不停,右掌向下向后向上弧形绕行至头上变勾手,勾尖朝下,左掌在右掌向下绕行时,顺右臂下向前推出,左臂伸平,左掌弯勾,勾尖朝下。重心后移至右腿,屈膝半蹲,左脚收回半步,以前脚掌虚着地面,左膝略屈,成左虚步,眼向左前方平视(图41)。  相似文献   
13.
"三线放松法"及其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线放松法”是一种以意念配合调身、调息动作,使有机体尽快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的主动放松手段,是和中国气功相结合的意念放松方法。对其能否运用于大学体育教学进行了探究。以受试者脉搏为依据,运用统计学原理,通过对采用两种不同放松手段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率恢复情况的比较来研究这种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三线放松法”对运动负荷后的心率恢复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出台,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的教育从此要走向世界,在中国教育史上树起了新的里程碑。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就意味着“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力争在下世纪初,有...  相似文献   
15.
“以训练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使其主动掌握所学知识,并外延语文教学,以期达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较高语文能力的目的。这一新模式具体分四步,即:(1)知识迁移训练;(2)听说训练;(3)阅读训练;(4)思写训练。这四步中,前二步都由特定的同学担任主角,事先将全班同学横行、竖行或学号排好顺序,(如第一步训练按横行顺序,第二步按竖行,第三步按学号),每节课的第一步由谁作主角,学生自己很清楚。在训练的各环节中,教师适当的加以启发、点拨、评讲,使每步的具体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重点…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随着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推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点内容.《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特征及标准给予明确的阐述,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辅导员职业能力构建入手,剖析职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探索职业能力培养渠道和方法,努力构建成认同感培养、管理、学习、特长素质、榜样带动和评价组成的“六维度”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体系.  相似文献   
20.
课堂语言的幽默之美,不仅仅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驱除疲劳感,保持并不断刺激学生旺盛的学习热情;由于在语言上不断变换刺激,还会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一些例证说明,幽默并非直接影响重大成就的获得,甚至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能有意识地记住了更多的概念。”(肯尼思·T·汉森《美国中学的讲授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