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媒体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视觉形象在媒体内容表达和受众吸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纸媒的“读图时代”早已来临,形象已经取代文字成为媒体传播的强势符号。①媒体的视觉转向对报纸来讲,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力张扬,在形式上表现为传播符号的视觉化,比如报纸的彩色版面、大量的图片、刺激眼球的新闻标题。同时,近年来中国的娱乐新闻发展迅猛,众多的大众媒体为娱乐新闻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娱乐新闻在报纸上占据的版面越来越多。对于报纸娱乐板块来讲,图片的配置和设计有着显著的作用,下文主要分析《新京报》娱乐板块图片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肖玉清 《出版科学》2016,24(1):52-54
在中国的报业格局中,都市报一直凭借鲜活的内容、平民化的视角、改革创新的形式在报业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本文以上海都市报《新闻晨报》星期日刊《柒调查》栏目2014年专题内容为例,分析都市报星期日刊如何打造文化精品栏目,指出都市报星期日刊可以以一种“平民趣味”的视角来记录城市的文化和大众的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13.
正地域文化,从广义来看,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的、独具特色的,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地域文化成为当下文化产业的核心之一,也是贯穿古今打造区域特色的重要来源。在互联网时代,报纸作为空间有限的传统媒体在时效和信息容量方面难以抵御网络媒体的冲击,但在文化竞争力方面却可以做成有区域特色的权威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4.
在产业化调整和互联网的冲击下,报纸这种平面媒体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是多重的。在报纸转型的过程中,业界对报纸编辑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现代信息社会对上手快、能力强、素质高、后劲足的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实际要求,如何在新闻教育中更好地运用"模拟实训法"训练学生值得探讨。"模拟实训法"指的是在传授报纸编辑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模拟报社编辑部的方  相似文献   
15.
肖玉清 《新闻世界》2011,(10):68-69
《成都日报》的副刊"天下成都",自创刊以来,因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浓厚的地方特色而深受读者喜爱。本文以"天下成都"为例,就副刊文体写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肖玉清 《今传媒》2014,(1):105-106
随着社会文化消费向视觉文化转型,受众的读图消费导致了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报纸开始大量引入图片展开新闻报道。针对目前报纸纷纷开辟的图片专版,本文旨在探讨视觉文化背景下报纸图片专版的编辑之法。  相似文献   
17.
肖玉清 《新闻世界》2012,(4):106-107
网络新闻专题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新闻传播表现形式,因其表现手段的多媒体化、大容量和互动性,吸引了网民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本文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对它的策划理论依据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