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第六题第18题,写作。一、关于作文题的基本分析1.对材料内容与含意的理解今年的作文是材料作文。材料讲述的是,某学校"山羊过独木桥"比赛有既定规则,习惯做法是胜负对决,但有选手采用互抱换位的新方式双双过桥完成了比赛,这引起了激烈争论和相关思考。材料提出了如何对待规则与如何对待新情况的问题。考生作文凡依此命意,或谈论遵守规则,或谈论变通出新,或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生发开去思考相关的人生、社会问题,均视为符合题意。  相似文献   
12.
“巴金的意义”作为一个学术话题,表现了从整体、宏观的视角论定巴金及其创作历史意义的研究取向。这种研究取向始于1990年代初,延续至今。关于“巴金的意义”话题的讨论中一直存在赞誉和贬抑两种声音。对巴金意义的论定不应拘泥于赞誉与贬抑两种情感态度,而应该切实发掘巴金的历史意义和他与现时代的深度关联。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复旦大学唐金海、周斌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以下称<通史>)问世,其出现的意义,我以为在"求其贯通、求其放心、求其新变"三点上实现了突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文学史写作的可能前景,一个继续在朝向20世纪文学史完善形态的路上走下去的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14.
岗位意识和广场意识是现代知识分子价值取向中同时共存的两方面,对二者之去就表现出一个人对文化姿态的选择。巴金一生坚持以话语实践为岗位,广场意识体现在以文本创造为核心的话语实践中。1949年10月到文革结束,巴金只能选择在岗位与广场间进退失据的文化姿态。新时期,巴金坚持以话语实践介入现实,表现出趋于稳健的文化姿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性言说寄寓了这一群体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但是他们以历史理性为根基的各式现代性方案却受到激进革命的无情否定.巴金对现代性的设计热情贯穿了一生,二三十年他主张以无政府暴力革命的方式解决中国问题;文革后则由历史理性转而强调常识理性,提出以民族理性的建构补激进革命之失,希望重建民族的非意识形态化道德理念,重建民族的伦理想象力.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