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晚清时期,新式书报从文化中心城市向地方社会流转。在此过程中,城市的同乡群体对乡村士人进行了最初的新学启蒙。同时,乡村士人这个“在地链接性群体”又以更隐秘的方式促进了新式书报在地方社会的进一步下渗。本文以《刘绍宽日记》为核心史料,详尽呈现了乡村士人阅读新式书报和从中撷取新知的风貌。新式书报的阅读实践更新了乡村士人的“知识仓库”,重塑了乡村士人的思维模式,极大地拓展了乡村士人的阅读史。  相似文献   
12.
邓利萍 《图书馆杂志》2022,(4):52-57+86
特色资源建设日渐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其中最具“特色”的灰色文献的搜集也成了许多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但许多特藏文献处于孤立隔绝的状态,缺乏文献的背景信息,也没有与之构成相互依存的其他关联文献。这在一方面不利于读者对文献含义的精确解读,另一方面也妨碍用户对文献所关涉事物的整体把握。本文以浙西南小三线建设的资料搜集为例,探讨图书馆如何主动地介入知识生产环节,通过对官方的档案文献和民间文献进行信息补充和信息整合、在资料的搜集阶段就着手建构文献的系统性,以完善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校对教学科研工作的加倍重视,点燃了高校读者对学科馆员的强烈热望.学科馆员工作的重要意义也逐渐被更多的业界人士所认识.本文援引教育学科领域的支架式教学理论,阐明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应给读者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为其营造"有援"的学习环境.文中对学科馆员支架式服务的作用、内容和原则进行了探讨.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4.
15.
16.
二十年前 ,我以为计算机技术将有助于我们走出一条教学的新路子 ,并将成功地揭开一个谜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总能比别的孩子更轻松地掌握技能。但是 ,在调查了计算机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后 ,我有了新的看法。我认为 ,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不应让孩子在上小学二年级前使用电脑。研究表明 ,7岁前的孩子 ,大脑正处于迅速发育的时期。在这个时期 ,他们学会了与他人交往 ,照顾自己的生活以及语言技巧 ,并且开始理解一些诸如原因和结果、相对速度、长度之类的概念。如果在这一阶段未能掌握这些技能 ,那么他们在日后将更难掌握甚至不可能再掌握。如…  相似文献   
17.
一、留下反思空间。一堂课的导语重要,结语也不容忽视。苏东坡曾说过“: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完美的结语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给人以启迪。教《狱中联欢》一课,我结合板书设计了如下结语:“狱中的英雄们面临死亡的威胁,毫不畏惧,巧妙地利用庆祝新年的机会,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开联欢会。既唱歌,又交换礼品;既贴对联,又表演节目。斗争形式多样灵活,这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给人民以鼓舞,给反动派以有力的抨击。我们生活在这英雄用血汗换来的和平年代里,该以怎么样的态度面对生活呢?”学生随着教师的手势,借助板书,同老师一齐吟诵。于是,教师、学生、作者的情感共通共融。课虽然结束了,但情未尽,意犹存,给学生留下了反思生活的艺术空间。二、调动生活体验。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以教学《荔枝》为例。文中说,当我买了荔枝回来后,并不敢马上拿出荔枝,而是趁着妈妈高兴的时候才拿出来。这种情景下的“害怕”,很多同学都体验过。我从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生活入手,通过学生的体验进行教学。问作者的害怕表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前,我是一名技术推广员。那时,我以为计算机技术将有助于我们走出一条教学的新路子,并且将成功地揭开一个谜——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是比别的孩子能够更轻松地掌握技能,而且,似乎计算机学得越早,其技能就掌握得越好!但是,在调查了计算机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后,我却有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