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女书作品的诗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建军 《寻根》2001,(4):26-30
现传的用女书写作的学性作品有600多篇。其中“唱本”和“贺三朝书”等民间礼仪性本用诗体形式,直接在人与人之间用以交际的书信等也都是诗体,女书作品为什么基本上都是诗体形式?女书作品诗体形式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女书作品有没有所谓的诗学价值?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怀凌这一组诗,其实是一首首秋天的悲歌,读来令人感动与悲伤。此组诗的最大特点有三: 其一,相当饱满的秋意人生及其真切体验的灌注。我们读了此组诗令人悲凉,诗中“秋天”所传达的,其实正是中年人生的况味。第二首所展示的女性人生,其实是“秋天”中的“春天”,在“秋天”的时候来回忆人生的“春天”,因此说她正像“一朵花在消磨着自己”。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样三行:“在绽放出惊艳的过程中。没有尖叫/只是把果实默默地抱在怀中/像抱住隔年的一点贞操”,  相似文献   
13.
一、何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它是一种从中心概念发散出的以纲要形式显示大腑思维活动的地图,遵循这张导图,可以让人在思考、记忆、分析时充分发掘潜能,激发灵感与想像,其提出的基本前提是认为“大脑进行思考的语苦是图形和联想”。根据思维导图学说,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无论是感觉、记忆还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颜色、气味、节奏等,  相似文献   
14.
白族诗人晓雪出版的诗集已有&;lt;采花节&;gt;、&;lt;苍山洱海&;gt;、&;lt;爱&;gt;、&;lt;绿叶之歌&;gt;、&;lt;晓雪爱情诗选&;gt;、&;lt;晓雪诗选&;gt;等九种,其中&;lt;晓雪诗选&;gt;和长诗&;lt;大黑天神&;gt;都曾在全国获奖.他还创作有&;lt;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gt;、&;lt;新诗的春天&;gt;、&;lt;诗的美学&;gt;、&;lt;诗美断想&;gt;、&;lt;诗美的采撷&;gt;等诗论专集和多部散文集,其论文&;lt;我国当代的少数民族诗歌&;gt;也曾在全国获奖.这说明作为诗人和作为评论家的晓雪是二位一体、相得益彰的存在.我认为,无论是以历史的眼光还是以艺术的眼光来看,其诗都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应是其诗的民族个性和民族风格.它说明,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最具有个性和风格的东西,往往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船舶机损事故中人为失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 ,对船舶机损事故中人为失误进行了全面分析 ,这为研究船舶机损事故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多年来,中国作家、理论家们对新观念、新方法的建构,让文学回到了自己的本位,促进了各体创作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文学观念的更替是一种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动态过程,至今仍处在不断变动之中.而正是这种永无止境的变动,才是理论与创作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7.
文学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的基础;如果没有合理而充分的文学教育,文学创作也许是贫血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也许是薄弱的;因为文学教育不发达,文学创作队伍后继乏人,文学批评与研究也没有读者与对象。  相似文献   
18.
李琦的《苍茫之地》,标题就预示了它的主题: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思考。表面看来,诗中所写只是自己与友人到小兴安岭看了一下,似乎只是纪游诗与风景诗;诗作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寻求一种原始的、与自然一体化的生活方式,其实也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琦的《苍茫之地》,标题就预示了它的主题: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思考。表面看来,诗中所写只是自己与友人到小兴安岭看了一下,似乎只是纪游诗与风景诗;诗作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寻求一种原始的、与自然一体化的生活方式,其实也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20.
海男,也许是一个有名的诗人;从其此组诗的语言与思维而言,不像是一个年轻诗人的新作。不过现在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不知是不是从前的那个诗人。从我的阅读感受来说,我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