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郭长江 《今传媒》2009,(11):72-74
鼓噪,在商务印书馆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壮声势.今泛指喧嚷.而喧嚷的解释则为:大声地叫或说.我以为,本文里的"鼓噪"还是古代解释得相对到位.尽管在大半生的新闻职业生涯中.绝大多数报道是以弘扬主旋律的基调出现的"鼓"音,但难免也有些"呕哑嘲哳难为听"的"噪"音.从此意义而言,鼓噪者比较符合我的经历和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22.
综合理科课程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末开始的对综合理科的研究打破了长期以来理科分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人们对开设综合理科课程的必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认为综合理科是理科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而且已经在开展综合理科教育改革试验上达成了基本共识。综合理科也因此从“坐而论道”进入了“教学实验”阶段。以上海的《理科》教材教学试  相似文献   
23.
<正>许多歌曲不仅不同程度地蕴含、渗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而且也反映了曲作者对地理事物的深刻思考和认识。在地理教学中,若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地将歌曲恰当地运用于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  相似文献   
24.
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题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高考中频繁出现的分值较高的新题型“探究题”,通过界定了高级思维能力,总结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八种方法。从类比型探究题、聚合型探究题、评价型探究题、实验设计型探究题等探究题的不同题型上分析了探究题的运用可能会为物理教学在如何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方面找到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5.
等效思维是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常用的思维方法,运用等效思维在高中物理解题中涉及到建立物理模型、转换物理过程、转换物理图形、转换物理条件和转换物理作用5个方面.运用等效思维分析和解答有关物理问题,使分析问题的思路变得极为清晰,解决问题的步骤变得极为简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等效思维能力,抓住有关等效的特点,掌握它在解答物理问题中的应用,是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6.
储成节  郭长江 《考试周刊》2013,(84):153-154
高一物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有物理学习中的思维障碍、物理学习方法不当、教材等原因,可以采用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善于衔接,降低台阶、个别化教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等策略转化高一物理学困生.  相似文献   
27.
综合理科课程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我国,对综合理科课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东北、上海、浙江等地的综合理科课程试验,也只是对某种类型的综合理科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回顾世界综合理科课程的发展史,考察国外综合理科课程的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对我国综合理科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一、综合理科课程发展的历史(一)综合理科课程的产生1.综合理科课程产生的背景。自然科学教育分科课程向新综合方向发展的起因在于实用主义哲学的崛起。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约翰·杜威开始怀疑自然实在论提出的知识客观实在性的论断。他指出把人的头脑视为能动而有探讨…  相似文献   
28.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把舆论监督定性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重视舆论监督工作,支持新闻媒体的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29.
本文结合对青少年科技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依据现代科技素养的内涵,分析了影响青少年科技素养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就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的途径与方法提出了相关的思想。  相似文献   
30.
广播行进式报道是从上个世纪延续下来的一种适应于广播媒体的新闻报道方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广播新闻报道质量的更高要求,广播行进式报道日益受到听众追捧。本文从广播行进式报道的“行进式思维”出发,对广播行进式报道的主题策划、组织准备、各方联络、整体表现等方面的思维方式进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