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0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当夜班编辑的,似乎与世隔绝,不接触实际。其实呢,实际也会找到你头上来。不信,请看前些时候收到的一篇自发来稿。这篇稿子题目是《这里的人为什么长寿》,内容是介绍麦饭石的功效的,关键在最后一段: “阜新麦饭石开发公司生产的麦饭石茶、煮饭用麦饭石、净化水质用麦饭石、麦饭石浴晶、麦饭石微粉、麦饭石冰箱除臭剂等麦饭石系列产品,在国内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销售网点,还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这明显是“广告式新闻”,虽属新闻的“新品种”,却不希奇。希奇的是作者来信。好东西不敢独自享用,照录如下: “编辑同志: 为了扩大‘长寿石’的宣传,造福人类,健康长寿,向你处投寄了这份稿件,请编辑这份稿件的同志,填写姓名为作者之一。此稿数据绝对真实,得发表后,由我处麦饭石开发公司返馈五倍稿  相似文献   
12.
对于报纸和读者相互关系的理解,我觉得从两次民意测验中获益甚多。一九八二年夏天,北京新闻学会发起向北京市读者、听众、观众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基层单位两百九十五个,计两千四百二十三人。调查对象是十三岁以上的居民(不包括城市无职业的家务劳动者),不仅有领导干部、社会名流,也有普通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调查方法是按照随机原则,抽样调查,这是一种常用的社会统计方法,它比预先指定调查对象的典型调查更具有客观性。抽取调查样本和分析调查数据,运用的工具是电子计算机,就保证这次调查更具有科学性。首都新闻单位这次调  相似文献   
13.
新闻和想象     
经常有同志提出这样的问题:新闻能不能搿合理想象”?我觉得,这是有关维护新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不把这个问题弄清楚,报道的差错、失实甚至虚假就很可能发生。作为研究和讨论,我想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所谓合理想象,大概是指:在新闻的基本材料是真实的情况下,对于若干情节(story)和细节(detail)进行想象的描写,而这种想象又是合理的、不是随心所欲的。  相似文献   
14.
吕叔湘同志最近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报刊求疵录——不是小事的“小事”》,列举报刊上出现的一些错误,语重心长地指出这是报刊编者的工作态度问题。作为一个报纸编辑,我读了这篇文章产生了两种心情,一是同感,二是惭愧。报刊上常有错误,读者意见很多。我敢说,出错的趋势不是缓和了而是加快了,出错的频率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因此,读者的意见也越来越多了。试看吕叔湘同志谈到的错误,仅仅是三种刊物,三种报纸,仅仅是1984年年末一两个月的时间,就有十六处之多。这如何  相似文献   
15.
报纸编辑工作的特点之一是,需要编排版面。一般初学编辑的青年,往往一来就被版面吸引住,总想很快学会组版技术。几个月下来,能够初步画画版样了,又觉得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并不太难。我认为,这种心理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学好编辑工作的信心,不致一开始就感到无从措手。因为编辑工作的内容,简单地可以分为思想性和技术性两项。比起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和制作标题来,排版的技术性多一些,因而比较使人感兴趣,也比较容易学。不过,倘使我说报纸版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整个编辑部的思想水平和劳动成果的体现,用得着编辑的全部思想修养、知识修养和业务修养,而且全部使出来还总是不够用,那大概不算是夸大其词。所以,编排版面是思想性和技术性的结合。但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观点,编排的思想性和技巧性是两码事,那又不妨把组版术单独抽出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6.
前面两篇手记,是谈编辑的组版技术的。现在我们把视野放宽一点,从整个报社的角度来看一看版面。我说过,“报纸版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整个编辑部的思想水平和劳动成果的体现”。(见《组版术的要求》)这是怎么一回事?就是说,报纸版面是一项综合性的精神产品,不仅其内容是综合性的,其工作环节也是综合性的。只有各个环节都协调一致的工作,才会有好的精神产品。一家报社,有党政领导部门,有编辑部和经理部。编辑部有各个采访部门、编辑部门、群工部门、评论部门等,经理部有管理部门、印刷部门、发行部门、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部电影拍成以后,修改起来是很困难的,不如人意的地方有时只好让它去,编导和演员唯有遗憾而已。依我看,报纸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期报纸印出来,编报人自已看看总是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却毫无办法。举个例子: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一日,《解放日报》一版头条标题是《一枚火箭发射三颗卫星》.编  相似文献   
18.
如果拿造型艺术相比,一个编辑面对版样,好象一个画家面对画纸,大有发挥创造力的余地。例如,各报版面各有自己的不同风格,明眼人一望而知,这里面就有各报编辑的集体创造。一个编辑设计的版面得到读者的好评,就是这个编辑的创造。这样看来,报纸版面就象一幅美术作品。大凡一个编辑,多少有一种习惯:拿起当天报纸,把自己设计的版面,从标题到图片,细细把玩,观之不足,有满意,也有遗憾:这种心理,也算是职业自豪感,未可厚非的。没  相似文献   
19.
校对是一种简单劳动吗?我的看法是,校对并不是简单劳动,而是一门相当高深的学问,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校对,古称“校雠”,出自汉朝刘向的《别录》。据《文选》李善注,所谓校雠,就是一个人拿本子,另一个人读书,两人相对,就象怨家一样。按照这个解释,校雠就是互校各本的异同得失,也就是校勘,校订。另一种解释是所谓“校字如雠”(雠即仇);把错别字看做是仇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非捉出来不可。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校对:根据原  相似文献   
20.
(一)新闻摄影的现状如何? 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摄影是有很大发展的。由于摄影器材的更新、摄影技术的提高,新闻照片的摄印质量也进一步提高,新的拍摄方法在不断探索;制版新技术和胶印设备在省市级以上的大报普遍采用,新闻照片印得清晰多了,得到了读者的赞扬。我们应当充分看到这些成绩和变化。但为了中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我以为更应当注意存在的问题: 出现在报上的,仍然有大量非新闻的“新闻照片”,谈不上时间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