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6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党报应成为拥有主流人群的“高级报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党报,以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为主要读对象。几十年前,由于我国人口的总体化素质很低,多数人在为温饱而斗争,因而有化、有一定自主行为能力、拥有管理话语权的社会主流人群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党报自然成为拥有社会主流人群的报纸,成为当然的舆论代表。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形完全不同了,党政系统的官员只是社会精英中的一小部分,在社  相似文献   
72.
准确使用"异化"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来翻阅了多家新闻学期刊,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哲学概念"异化"出现在不少论文的标题中.如果作者、编辑正确地使用这个概念,确实可以提升对问题的分析水平,但是很可惜,大多数文章中是在完全不理解的情况下使用的,这就闹笑话了.  相似文献   
73.
一、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公益理念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所做的事业,其实质在于建构社会的公益理念。社会公益理念的形成,建立在公民社会的基础之上。虽然严格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在我国并未形成,  相似文献   
74.
此文从哲学认识论和认知心理学角度论述了说明性信息的接受过程,并在比较人们接受文艺本文与说明性本文的差异中,论述了说明性本文的结构特征,以及人们接受时与之交流的特征.最后根据这些接受特征,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以说服为目的的说明性本文如何更好实现对舆论的引导。  相似文献   
75.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陈力丹研究员认为,舆论是有各自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如果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效果比舆论已经形成之后的再引导要好得多。 一种新舆论的产生,直接来源于外界的信息刺激;宏观如发生了革命、社会改革重大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76.
论针对我国当代舆论特征的媒介引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都知道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是却忽略了这句话之前的另一句话:“我们踏入,又没有踏入同一条河流。”(奥修,1996:26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舆论的瞬息变化,就像那条不断流淌的河流,我们感觉到舆论既是它,又好像不是它,因为舆论的表层在社会巨大变迁的影响下,变化实在太快了。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以320多年前世界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托俾厄斯·波伊瑟博士论文《关于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系统回顾和梳理了论文的结构及主要观点,特别是论文对新闻专业理念的理解.笔者认为现在若对大学生讲授新闻学,只重复政治上的一些要求,而不讲述新闻从业基本准则,早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实践;当下迫切需要让未来的新生代新闻传播工作者具备基本的新闻专业理念.  相似文献   
78.
一、历史概况台湾的新闻学研究以1954年政治大学成立新闻研究所为标志(第二年成立新闻系)。最初的研究者,大多是原来在国民党新闻机构担任过负责人、同时对新闻学抱有兴趣的人,其中有影响的如曾虚白、马星野等,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新闻学一般原理、新闻史。60年代,由台湾培养出来的新闻学大学本科毕业生,构成了台湾第二代新闻学研究者的主体。他们开始创立台湾的新闻学研究体系,编写和组织出版系统的教材和论著。李瞻教授可作为这个群体的代表,他们根在台湾,本科毕业后大都在美国名牌大学的新闻传播院系进修过,获得硕士学位。60年代起,他们将美…  相似文献   
79.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是由英国哥伦比亚大学普利策奖金评选委员会评定、该校研究生院颁发的一种国内综合类奖,包括新闻奖(从最初的一项增至14项)文学奖(5项)和音乐奖(一项)三大类。1917年起每年春季颁发一次。其中新闻奖在历史发展中  相似文献   
80.
中国本没有新闻学,19世纪的西学东渐逐步在中国形成了新闻学。从王韬写出第一篇国人的新闻学论文《论日报渐行于中土》,到1918年新闻学科的创立,这段时间可视为中国新闻学的启蒙阶段。洋务、变法、革命唤起了国人对新闻学的启蒙,这个起点决定了新闻学尚不可能被看作“学”,而只被看作服务于政治的“新之具”(谭嗣同语),用梁启超的话说,即新闻学要论证的是“报馆有益于国事”。在这种认识下,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