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14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87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教材解读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充分体现了苏教版教材选文精美这一显著特点。虽然苏教版教材到高年级段才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出来,但在中年级段已开始逐步铺垫、渗透,像第三单元四篇课文构成的一组文章,虽说不是严格意义  相似文献   
162.
【教学理念】1.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韵》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让学生学会在咬文嚼字中品味语言、揣摩作者、触摸诗句背后所隐藏的内蕴。2.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让学生在形象感知、展开想象中入  相似文献   
163.
1.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韵》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让学生学会在咬文嚼字中品味语言、揣摩作者、触摸诗句背后所隐藏的内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4.
二(1-苄基取代茚基)二价钐与碘反应形成二(1-苄基取代茚基)钐碘化物,二(1-苄基取代茚基)钐碘化物与二苯胺基钾反应,合成了新的二(1-苄基取代茚基)稀土胺化物(1-PhCH2C9H7)2SmNPh2。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的表征。并且发现其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对甲基丙烯醺甲酯的聚合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5.
建国以来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大都符合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改革了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因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有些改革忽视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贯彻中盲目求快 ,因而出现了严重失误 ,给农村经济建设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历史表明 :凡尊重客观规律 ,符合生产力发展实际 ,生产关系的变革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 ,全国拥有 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仍然实行封…  相似文献   
166.
~~高中语文第五册指瑕@陈小平$浙江温州市瓯海教研室!325005  相似文献   
167.
在课堂教学中,我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用几个字来概括,就是精、深、博、雅。所谓精,我的理解是:一课的重点难点精讲,其它略讲或不讲;一个单元每课有侧重地精讲,其它略讲或不讲。根据赞可夫“高速度”的教学原则,我尽量不搞“重复劳动”,而是使教学节奏加快,扩大每堂课的信息量。如高中第三册第四单元的小说,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祝福》我侧重讲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守财奴》侧重讲细节描写、人物对话;《母亲》侧重讲心理描写;《装在套子里的人》侧重讲讽刺手法的运用。由于各有侧重,一个单元学完以后,同学们对小说塑造人物  相似文献   
168.
近年来,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获得了"跨越式"增长。毋庸置疑,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长期以来,研究型大学以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为主导,对其而言实践基地近乎是一个新生事物,而当前学界缺乏对研究型大学实践基地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通过对案例大学实践基地的实地调研,归结了研究型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基地发展的经验,并揭示了制约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169.
170.
许多学校的研究还不科学,或者说还不知道怎样进行科学的研究;有些老师由于害怕研究所以逃避或者说反感甚至痛恨。现象多多,理由多多。都是教师的错吗?显然不公平。老师不是科研人员,老师有繁重的工作要做,老师还有许多无奈。当研究高高在上,我们可爱的老师怎能不害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