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2670篇
科学研究   35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98篇
综合类   121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38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29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地理学科以揭示自然与社会规律、协调人地关系为基本职能,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显示出广泛的科学价值。崇尚科学创新精神是21世纪各行各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本从以正确的人地观为本、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先进的地理教学手段等几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2.
83.
84.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高度关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今,“阅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表面热闹的阅读探究,过分追求模式,实则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本末倒置,严重违背了探究式学习的本意. 一、语文阅读教学“伪探究”现象例举 1.探究与思维脱节——“伪”在教师提问不合理. 探究激发思维,探究源于问题,探究过程是学生不断思维,不断消除疑惑、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老师在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提问:“这首词的特点是大量运用典故,有人说它有堆砌之嫌,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稼轩词》却说稼轩驱遣典故,无一点斧凿痕迹.  相似文献   
85.
奠定曹禺在我国现代戏剧史上不朽地位的主要是他的悲剧作品.1937年后,在国事和家事的双重影响下,曹禺的现代性立场发生了位移,在悲剧观念方面,国家危亡、匡扶正义等宏大主题成为作家的主要表达对象,从道德立场来臧否人物.值得肯定的是,曾禺以文明对人的异化为出发点,创造了在文明的压迫下遥渐失去人性光彩的戏剧形象,在对文明的反思中,他不仅发出了对传统文明的质疑.也表达了对人性的隐忧,这种反思是具有前瞻性的,曹禺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旧社会压迫人、剥削人的残酷现实.  相似文献   
86.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和造就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型人才已成为教育的一个热点和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87.
作为轴心时代的两位大师:孟子与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教师观反映出中西教育发展的差异。作为东方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孟子注重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要求教师德才兼备,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形成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而古希腊西方文化教育代表的亚里士多德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教师具备专精化的知识,形成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他们的对比,将给我们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8.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不仅起修饰作用,还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频繁地出现在英语语言中,人们可以通过它来理解英语语言的抽象意义和复杂状况。  相似文献   
89.
为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邓泽民教授在经过十几年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编写了职业教育设计系列丛书。设计系列丛书出版后,得到了很多专家及一线教师的认可,并于2010年获第二届中国职  相似文献   
90.
学校发展计划是一种分权式学校制度变革的理念和方法,源于英国,强调学校的自主发展。自200 0年以来,经由国际教育外援项目,连续十余年在我国大规模实验和推广,引起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社会转型和教育深刻变革的今天,对其理论和实践的探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外援项目中学校发展计划的内涵、缘起、运行模式、制定方法的回顾、梳理和反思,客观评述了学校发展计划的价值和在我国实验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