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4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教育   5301篇
科学研究   1284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928篇
综合类   584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9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870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716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606篇
  2008年   581篇
  2007年   595篇
  2006年   546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近年来,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已成为图书馆界少有的研究热点。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已离不开“知识管理”。在关于“知识管理”的概念的讨论上,更是见仁见智。本文从目前国内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情况来看,图书馆知识管理应跳出概念期,已经具备了迈向“知识管理”应用层次的潜在条件,进而对图书馆的知识管理革命、管理理念创新、培养人才等进行了阐发。  相似文献   
62.
<正>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CALIS管理中心于2004年3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召开了“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研讨会。教育部高教司教学条件处李晓明处长、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和CALIS管理中心朱强副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肖珑副馆长,清华大学图书馆杨毅副馆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郑建明副馆长、杨克义、沈鸣研究馆员,西安交通大学的张西亚副馆长、李娟馆员,武汉大学的刘霞馆员,四川大学的姜晓馆员等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63.
64.
本介绍了选择TRS全检索系统建设动态图书馆网站的背景;TRS系统的体系结构,各部分的功能;详细探讨了TRS系统在图书馆网站中的应用,结合建设实践,探讨了在应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5.
一种基于SPT构建学科信息门户软件平台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资源环境学科信息门户系统为例,概述了基于SPT构建学科信息门户软件平台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主要包括基础软件环境的构建、应用系统的功能框架、主要功能的实现与定制开发等。  相似文献   
66.
论新闻报道题材与表现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在任何一个新闻传播过程中,都包含着“写(报道)什么”与“怎么写(报道)”的问题。“写什么”涉及报道题材,“怎么写”涉及表现方式。在对论题展开正式讨论之前,有必要首先对几个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界定。现今,业界和学界一些人士在论及报道题材时,  相似文献   
67.
唐新进士闻喜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证唐代新进士宴集中的闯喜宴。放榜之后,朝廷下诏令新进士于曲江举行闻喜宴,该宴带有浓重的官方色彩,不同于在关试后举行的由新进士醵资、委托进士团承办的关宴,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属私人和民间性质。至迟在唐末,闻喜宴已改由官方赐钱主办。  相似文献   
68.
[目的/意义]学术谱系以知识传承的方式助推科学发展。研究知识传承特征,探索学术谱系传承模式及其学术产出影响效能,为探索人才成长规律及人才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LDA主题模型,以遗传学领域谈家桢为核心的学术谱系成员发表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对该谱系成员的研究主题进行抽取,借鉴生物学"遗传"与"变异"的概念,根据主题相似度将谱系成员划分为"遗传学者"变异学者"和"非遗传非变异学者",并对三种学者的学术绩效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分析结果表明,谈家桢学术谱系内"遗传学者"和"变异学者"的学术绩效相对较高;"非遗传非变异学者"的数量占比最多,但学术绩效相对较低;"遗传学者"与"变异学者"在不同主题下的分布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9.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he public’s perceptions of nuclear power, one of the modern technologies at the center of public debate on risk issues, are influenced by gain versus loss framing in the volatile context of nuclear energy applications in South Korea. Drawing upon prospect theory as its conceptual framework, this experiment using 566 adult participants found that loss-framed messages (i.e. emphasizing the negative outcomes of not using nuclear power) were more effective in increasing participants’ message credibility perceptions as compared to gain-framed messages (i.e. emphasizing the positive outcomes of using nuclear power). Additionally, the results found issue involvement to be a significant moderator of the framing effect, by demonstrating that the advantage of loss framing was stronger for participants who were highly involved in nuclear energy issue, as compared to those who were less involved in the issue.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0.
Social TV viewing is generally understood as a simultaneous act of watching TV and engaging in communication about the TV program with other TV viewers connected online. In response to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is new TV viewing practice,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how individuals’ extrovert personality and loneliness influence social TV viewing experiences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notion of social presence. An online survey was completed by 330 individual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extrovert personality positively influenced social TV viewing experiences;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is relationship was mediated by social presence. Loneliness itself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social TV viewing experiences;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was moderated by social presence. Specifically, when lonely people felt strong social presence, they enjoyed social TV viewing experiences. The findings provid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TV research, the dynamic role of social presence, social enhancement model, and social compensation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