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1054篇
科学研究   362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39篇
综合类   109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2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In modern 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hot electron behaviors are highly concerned, as they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limit of a device or system, like the associated thermal or power constraint of chips and the Shockley-Queisser limit for solar cell efficiency. To date, however, the manipulation of hot electrons has been mostly based on conceptual interpretations rather than a direct observation. The problem arises from a fundamental fact that energy-differential electrons are mixed up in real-space, making it hard to distinguish them from each other by standard measurements. Here we demonstrate a distinct approach to artificially (spatially) separate hot electrons from cold ones in semiconductor nanowire transistors, which thus offer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observe and modulate electron occupied state, energy, mobility and even path. Such a process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scanning-photocurrent-microscopy measurements by activating the intervalley-scattering events and 1D charge-neutrality rule. Findings here may provide a new degree of freedom in manipulating non-equilibrium electrons for both electronic and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92.
国外本体构建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国外几种重要的本体构建方法:IDEF5、骨架法、企业建模法、METHONTOLOGY、循环获取法、五步循环法等,指出这些本体构建方法各自的特点和不足、适用的领域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对比研究它们共同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993.
古檗山庄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家族式墓园,也是千百年来泉州百余处古园林中的一处墓地园林。它具有独特的景观格局和造园手法,本文试图结合古檗山庄的一些文献资料及现状遗存来分析其建设规模、布局结构及营造目的等造园情况,并从出古檗山庄的族葬方式、相地选址、风水学说、对称布局、建筑风格、植物配置及文学书法艺术等方面探讨其独特的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994.
数智时代,面对大数据、大知识所带来的挑战,如何创新发展信息分析方法,关乎新时代信息分析工作的开展,关乎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在梳理现有信息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数据驱动、知识驱动,以及数据与知识融合驱动的三种数智型方法思路。首先,提出基于文本、网络、音频、图像等的数据驱动以及与之相应的文本挖掘、图挖掘、音频挖掘、图像挖掘等信息分析模式;其次,提出基于专家知识库、通用知识库、领域知识图谱、通用知识图谱等的知识驱动信息分析模式;最后,提出基于特征、模型、决策三种层面的数据与知识融合驱动的信息分析模式。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构建能够系统融合大数据、大知识的信息分析方法,实现数智融合型信息分析,促进图书情报学科方法论发展,赋能国家决策和社会治理。图3。表1。参考文献59。  相似文献   
995.
以Web2.0时代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为背景,结合语义Web技术,对智能语义Wiki做详细的分析研究。首先对语义Wiki特性进行分析,通过调研从标注机制、导航机制和检索机制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针对有代表性的语义Wiki项目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分析网络科技期刊的凭证属性和社会信誉度,认为网络科技期刊文献具备凭证权威性,探讨了从制度上、技术上、学术权威性上保障和提升其凭证权威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传媒内容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传媒内容开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8.
论述出版社年轻编辑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总结创新型编辑人才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提出通过制订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划、建立激励机制,全面培养年轻编辑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99.
论文探讨了DDC在文献编目与采访中的应用,力求利用现有中外文编目数据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在DDC与CLC分类法间建立一种相关对照,以减少标引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00.
《五灯精舍印话》作为王献唐印学理论的代表著作,其重要的地位虽然已被学术界认可,但是总体来看,目前对王献唐印学理论的研究还是比较滞后的。本文主要梳理了王献唐与当代著名学者的印学交流,突出体现了其在印学领域的贡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学者对其印学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