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篇
体育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托育政策经历了从“福利化”到“市场化”再到“家庭为主,托育补充”三个主要阶段的调整变化。伴随着2021年“三孩”政策的全面落地,托育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深入了解当下家庭的照护需求并精准提供服务成为重中之重。对深圳市已育有0-3岁婴幼儿和有生育意愿的770户家庭的调查显示:父母科学教养观念强,期望得到专业指导;托育机构价高质劣,家长对社会托育服务满意度低;在育儿指导方式上,期待多种方式提升育儿水平,争做新时代教育型家长;在照护服务形式上,呼唤“父母带薪育儿假”,时间、经济支持双重保障;对于入托年龄与类型而言, 1岁前入托需求相对较低, 2-3岁的入托需求超七成;社区式、全日制备受青睐,期盼普惠性托育服务。这代表了我国诸多城市婴幼儿照护发展的现实状况。为此,可尝试在顶层设计上完善家庭生育友好型育儿支持政策;在梯度推进上优先解决2-3岁幼儿照护需求;在强化指导上分类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在优化监督上健全托育机构监管与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深刻影响课程论的发展。从静态确定到互动创生的知识形态变革、从实体思维到智能思维的人类认知飞跃以及从局部影响到整体巨变的社会环境重塑是信息技术对课程论发展带来的挑战,而社会环境变革创生的新发展情境、知识形态变革厚植的新发展基础和思维方式变革培育的新发展智能是信息技术为课程论发展创造的机遇。推进信息技术时代课程论的发展,需要树立新的理念,这包含课程本质的人性化、设计的动态化、教材的电子化、实施的平台化、评价的数据化和管理的协同化等。关注网络在线课程发展、重视电子课程资源创建、推进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观照信息技术驱动下课程论发展的伦理问题,以及慎思信息技术影响课程论发展的尺度问题等,这些是信息技术时代课程论发展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教育强国建设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和战略举措,对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先导意义。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强国建设特别需要以价值遵循的坚守厚植建设之根,以基本路径的厘定奠实建设之基,以动力机制的激活赋能建设之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路径在于着力推进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治理的全面且深入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久久为功,澄明并构建适切的动力机制是建设实践持久推进的重要保障。动力机制的构建关键在于廓清内部改革重心以释放内生动力、完善对外开放战略以激活外源动力、深化协同共建共识以凝聚多方合力、探究科学思维方法以提升动力效能和瞄准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动能创生。如此,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方可扎实推进,教育强国目标才能稳步实现,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课程研究领域,一直存在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究课程问题的传统,其中最常见的传统学科方式是哲学方式、心理学方式和社会学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课程探究开始借鉴文化学、政治学、生态学来寻求课程问题的解决路径,这些可以被称为课程探究的现代学科方式。我国学者在采取不同学科方式推进课程探究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学科方式难以融合、学科方式之于课程探究的适切性遭到忽视、对不同学科中的本土元素发掘不足等问题。因此,我国课程探究在汲取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时,应综合运用学科方式,构建整体关怀的课程理论学术体系;精准把握学科方式,确立边际明确的课程理论学科体系;充分挖掘本土元素,创生本土特色的课程理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风险社会和竞争时代,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难度愈发凸显。为了适应激烈的教育出口竞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英国在数字治理赋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方面作出了诸多有益尝试。英国通过修订出口数据统计标准、夯实数字化平台基座、建立数据管理机制、汇集内外部营销信息和多方解读数字化应用场景,来提升国际高等教育的韧性和竞争力。通过这些措施,英国可获取可靠数据、提高数据采集效率、优化数据利用生态、获取全面的市场洞察,以及充分挖掘数据价值。从英国数字治理赋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其融合“治数”和“数治”的治理思维,构建起“共治”与“法治”并行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独立为新科目,使劳动课程回到其本应有的地位,彰显了劳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作为一门具有鲜明思想性、突出社会性、显著实践性的国家必修课程,劳动课程在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使劳动课程育人价值落到实处,需要合理设置劳动时间、积极开发劳动项目、构建协同育人环境、设计良好的表现性评价并加快课程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课堂的效率与效果成为信息化教学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美术教学的主要方向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小学美术《我的新朋友》一课,具体设计了一堂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下的美术课,以期为开展人工智能赋能美术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编国家认同、思政类课程感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澳门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澳门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整体水平中等偏上,情感领域略高于认知和行为领域;其因子在性别、年级、父亲国籍、父母亲文化程度变量上差异显著,尤以年级差异为甚。大多数学生能较好感知"品德与公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但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缺乏多元性;课程感知的因子在性别、年级、母亲国籍、母亲文化程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年级差异最为显著。国家认同和"品德与公民"课程感知联系紧密,课程目标感知程度是影响国家认同的关键因素,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影响甚微。建议关注国家认同年级差异,低年级夯实基础,高年级查漏补缺;家庭教育是落实国家认同教育的关键一环,开设"家长课程"注重母亲教育势在必行;"品德与公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之一,要完善基本学力要求文件以指导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正处在充满危机与变革的乌卡时代,不确定且高度脆弱的外部环境施加给教育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直面社会变革和多重危机,全球教育体系暴露出可持续发展目标难以实现、教育不平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传统教育系统缺乏变革动力、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数字技术造成重大挑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等弱点。今后既要从理念、目标、组织乃至关系上整体重塑全球教育系统,还须果断行动,增强教育系统的韧性和复原力,加强教育目标监测和审查能力,重新构想适应变化的课程体系,建立开放包容的教育生态,以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变革,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确保国家和国际层面的教育经费。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关系的历史嬗变,先后经历了非同步出现的弱关联阶段、同步存在的明显交互阶段、多元联动的整合发展阶段,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进入深度融合的一体推进阶段。在中国式现代化对三者关系的重构调整中,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形成了一体联动的协同运行关系,其中,教育是协同运行的基础,人才是协同运行的纽带,科技是协同运行的动力;三位一体的“三角协调”运行、良性互动的“循环互促”逻辑、衔接互补的“融合联动”发展,是三者一体协同推进的根本逻辑。三者关系的正确处理需从不同维度分别以三者各自为核心集中采取措施:聚焦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聚焦人才的主体性支撑,实施人才引领驱动;聚焦科技的动力性作用,强化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