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59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近年来,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从强调个体发展到强调整个团队发展的趋势,教师团队和学校组织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团队教师专业发展”可从目标制定、理论支撑、发展重心及文化变更四个方面解读,能为我国当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
原晋霞 《教育导刊》2004,(18):38-40
上午10点40分,小班的小朋友在户外拍皮球。晨晨的皮球不小心滚到了邻班,邻班的王老师捡起球,边拍边逗晨晨:“这是我的球。一、二、三……”晨晨哭着喊:“这是我的球,这是我的球!”王老师装没听见。晨晨气急了,举起双拳打起了王老师。晨晨班上的高老师见状,劝晨晨说:“不能打老师,请你向王老师道歉,王老师是和你开玩笑的。”晨晨拗着就是不肯认错。这时,王老师想把皮球还给晨晨,被高老师挡住了。晨晨一气之下就把稚嫩的拳头挥向了高老师。高老师一把把晨晨抱到了一个大型玩具上,晨晨大哭。  相似文献   
23.
幸福感与现代心理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人生意义实现和体味时的积极的心理感受,具有终极性、动力性,意义性等特征。幸福能为整个人生抹上一层意义。拥有幸福就拥有了生命的意义。幸福总是在牵引着人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幸福的本意在于创造幸福感”,幸福感以及幸福教育,正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凸现为现代心理教育中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4.
宽阔的草坪上,孩子们正在游戏。有的荡秋千,有的坐摇船,还有的在爬高高的攀登架……  相似文献   
25.
21世纪人类任重道远,教育作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实践活动,应该在环境教育,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新道德建构和实施、人精神等方面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6.
教育理论成果的转化存在着两种形态理论形态间的转化和理论——观念——实践的转化,但这两种转化并不能自发地完成,需要人的参与,即必须通过包括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转化主体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实施来实现两种形态的转化。所以,关注并分析转化主体在转化过程中的主体状态,对提高教育理论的转化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7.
对校长职业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校长职业化,即校长专业化,是指校长职业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与专业精神不断提升和增强的过程,其内在标准至少应由知识基础、专门训练、管理共同体以及解谜规则和道德伦理纲领等要件构成。倡导校长职业化,目的是提高校长的专业化程度和领导水平,功效是强化校长行为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彰显校长工作道德伦理的优先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8.
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理学第三势力登上历史舞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在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并认为人是整体的人、自主的人、独特的人。素质教育作为近年来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这一思想。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中的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对人性的认同。  相似文献   
29.
生态式教育是指以一种生态的原理和方法来思考和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策略.在生态式教育的视野中,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各种活动的开展,人际的互动,环境的设置等都应形成和保持良好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30.
蒋波 《班主任》2002,(6):9-11
合理设计和编排学生座位,对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优化学生整体素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中小学班主任编排学生座位的误区做出简要分析,在科学编排座位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编排方式,最优发挥各种座位模式组合对教学及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