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426篇
科学研究   289篇
体育   66篇
综合类   5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8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51.
在信息过剩的网络资源条件下,促进学生理解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核心目标。基于知识理解的网络课程设计,是以呈现衍生性论题、公开的理解目标、层次化的理解活动,实现引领理解的导航以及促进理解的持续性评价,来呈现学习内容的网络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52.
对于仲裁员的法律责任承担,我国采取的是有限仲裁豁免理论。但对于仲裁员的刑事责任是否确立并无统一的说法。笔者认为,仲裁员的刑事责任应当在中国确立。这不仅是因为司法实践中已有的相关规定,而且是出于中国的现实需要,更是有着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3.
彭金金 《文教资料》2012,(12):140-141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为主体的高等教育机构,然而却在日益急功近利的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呈现出诸多弊病。追本溯源,书院作为我国大学的重要源头,其"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师重道"的核心价值、"兼容并蓄"的学术风气及"独立自主"的治学原则,为我们探究大学之道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4.
当今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强调着装的个性化,对于相同的单品成衣,由于着装者的审美情趣不同,经过精心搭配装饰,从而形成千姿百态的着装效果.  相似文献   
5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日语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孤立地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也将伴随始终。本文以江南大学日语专业课程建设改革为例,探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56.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数学计算等方法,对优秀排球运动员的防守诸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表明:防守(男排)对方27m/s、女排)18m/s的进攻来球,距扣球点6.8m和4.5m远,分别为优秀男女排球队员的有效防守距离;进攻队员扣球出手后,再移动防对方的高速度进攻来球,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不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57.
全语言教学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建立在以多学科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哲学观点。其对北美的教育模式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列举并拨正关于全语言认识方面的误区的基础上,对其起源和本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探讨,并对其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2007年女足世界杯中国球员与世界优秀球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球员3项指标处于亚洲领先地位,但与世界欧、美优秀球员相比在体重和年龄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其中守门员3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世界优秀女子守门员的平均水平;后卫球员身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体重过轻,年龄显示其处在竞技最佳形成阶段;中场球员的身高和年龄指标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体重指标上还与同位置欧、美球员存在差距;前锋球员其平均身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身高较统一,体重和年龄指标方面特征同后卫球员反映一致。  相似文献   
59.
棒垒球课程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收集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棒垒球课程评价指标应以体育成绩、素质、体质健康状况、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应以评价指标的构建来引导学习.  相似文献   
60.
交际教学法在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人们对交际法是否适用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争论不休.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法,提出采用交际法的必要性,以及影响交际法推广的因素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