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51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库恩的范式理论一经提出就吸引了广泛的探讨,学者们普遍认为其既可以用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研究,又可以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得到适用.然而冲突法的范式研究却刚刚起步.通过比较发现,将范武理论用于冲突法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可能性,冲突法的学说与学派可以从"科学共同体"的角度理解,冲突法的历史发展又是范式视角下的典型过程.同时范式理论在冲突法上的应用亦有着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柯阳 《体育科研》2019,(6):10-15
基于限制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上频繁高价引援的初衷,中国足协出台了引援调节费制度。为了探究引援调节费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通过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等,围绕规则制定的主体、程序以及引援调节费的性质等方面对引援调节费制度进行了分析。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来检视引援调节费制度,可以发现该规则的设计缺乏自洽性,文件的制定背离了程序正义,制度的出台也违背比例原则的要求。从社团自治的视角出发,在法治思维下探索适合本土职业足球发展的规则体系,提出:中国足协要增强规则设计的自洽性,制定程序应当凸显社团自治,要尊重职业联赛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竞争激烈的竞技体育竞赛中,体育伤害在所难免。为了更好地救济和避免竞技体育中的这些伤害,根据我国现行的《侵权责任法》,认为在竞技体育伤害中的归责原则主要应该包括: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以及公平责任原则,并从概念、在竞技体育伤害事件中的适用情况和构成要件对这些归责原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论人性化执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性化执法以人为主体和目的,以人权和人道为基本原则.将法律的教育功能和惩罚功能结合起来,追求执法公正与执法效果的统一。人性化执法的全面实施.既依赖于完善的人性化立法,又依赖于执法之“刚柔相济”,还依赖于明的执法理念。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论法律漏洞存在的原因、类型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漏洞指法律中的缺漏和矛盾。其存在有两个原因:法律自身及其调整的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和立法者方面的原因。法律漏洞可分为形式漏洞与实质漏洞。可从两方面消除或减少它:立法角度防止其产生和司法角度弥补。法律中存在漏洞虽影响法律的效度和信度,但对法制的完备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理训练法是运用心理学原理,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和练习,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方法。它是法律能力教育的催化剂,它能有效提高诊所法律教育的教学效果。在诊所法律教育中,心理训练通过建构四个模块,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假冒专利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专利权的标记权,犯罪对象是专利标记和专利号,在客观方面表现为4种侵犯他人专利标记权的行为,主观方面包括间接故意,主体是一般主体。在认定时要特别注意本罪与其他侵犯他人专利权行为的界限。  相似文献   
8.
民事举证责任制度是为弥合理性有限和法的整体性之间的非连续性而设置的一种特殊制度。这种制度是人们为追求社会的法治状态所作的一种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9.
关于国际法学科开设英汉双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刚  李岩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3):105-107,111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往来的日益频繁,中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既懂经济、懂外语。又熟悉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国际法学科中开展双语教学,正是对这种需要的积极回应。然而,我国目前的外语(主要是英语)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国际法学科人才的要求。本文着重就如何加强和改善国际法学科双语教学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息讼思想源于春秋战国,形成于汉代。儒、道、法三家的息讼思想及其传播是中国古代息讼思想之源。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农业经济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是息讼思想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根源。统治者对教化的推崇,对礼让止讼的赞许,是息讼思想形成的政治根源。诉讼结果的不确定性是息讼思想产生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