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时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体育实践彰显出制度内生逻辑的强大优势和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体育实践中具有一系列制度优势,具体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体育学说是思想之源,党领导体育事业发展是力量之核,彰显体育发展的人民性是血脉之基,建设体育的新型举国体制是架构之道,展现体育精神与文化自信是精神之要。伟大斗争的推动、伟大工程的保障、伟大事业的支撑、伟大梦想的引领是在体育实践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根本路径。新时代体育实践中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坚定党建统领夯实了政治根基,坚守思想高地铸造了精神大厦,坚怀为民初心厚植了人民情怀,坚信法治道路强化了制度保障,坚持协同创新激发了强劲活力。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在体育领域深刻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重要任务和本质要求。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价值旨归,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主体动力。中国式体育现代化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新形态,主要包括: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塑造身心相统一的个体新形态、构造14亿人口共建共享的社会新形态、打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文化新形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新形态、创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坚持人民主体性是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人民主体性具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种内涵,从权利维度、实践维度和创造维度对体育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民主体性”进行了维度考量,提出了在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中落实人民主体性原则的具体建议,包括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实现为国争光为民谋福;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多元消费需求;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民体育文化生活;深化体育对外交流合作,增强国民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4.
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是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中的焦点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回顾和梳理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治理历程,审视了高层项目协会探索“管办分离”、基层体育组织接受“双重管理”和草根体育社团实施“自我约束”的治理现状,指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面临相关立法不足、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合作治理不到位、体育社会组织自治能力不强等困境,提出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力度、激活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孵化能力、提升体育社会组织自律水平和完善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保障条件等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8年年末足协出台的“工资帽”新政,结合以往足协出台的“工资帽”政策,运用归纳推理法对新时期工资帽政策进行探讨分析。对以往足协出台的“工资帽”政策难以持续开展下去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列举出新时期“工资帽”政策实施的有利因素,通过结合薪酬管理和人力资本理论分析“工资帽”政策持续实施可能给俱乐部、球员、联赛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弥补政策漏洞,进一步细化执行内容;发挥职业联盟在政策制定中的主导作用,给予球员更多的话语权;疏堵结合,多种途径扩大社会资本的投入。最后提出了限薪假设以期政策可以更加持久地推行下去。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体育强国建设是确保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应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为时代主题,以系统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以加快构建体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主要任务,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为前进方向,以提升体育治理效能为制度重点。  相似文献   
7.
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和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文献计量学及其可视化方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梳理近5年关于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党的十八大以来CNKI数据库收录的2 096篇核心期刊论文为样本,对已有文献的时区分布和研究力量、薄弱环节等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存在研究内容结构不平衡,研究方法运用单一,跨学科研究较为匮乏等问题,提出了深刻立足党情国情乡情民情,回答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中国之问;紧紧围绕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答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人民之问;全面推进新时代两大战略新作为,回答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时代之问;用心讲好中国乡村振兴的体育故事,回答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世界之问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国篮球协会是我国单项体育协会中较早进行脱钩改革的协会之一,梳理其改革的经验与不足,对于促进中国篮球协会自身发展,带动其它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篮球协会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总结了“后脱钩时代”中国篮球协会面临的法律法规更新缓慢、人才培养后劲乏力、内外监管有待提升等困境。将协同治理理论引入中国篮球协会改革发展路径的探讨中,阐释了协同治理的内涵及其运用于中国篮球协会改革的必要性,在协同治理视角下提出了深化中国篮球协会改革的实施路径,包括健全法律体系,协调各方诉求;促进人才培养,加强战略合作;创新监管机制,协同多元主体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为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建设体育强国,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体育强国。核心命题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指导,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坚持改革开放以提供磅礴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统筹推进体育事业各领域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体育发展顶层设计落小落细落到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体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0.
《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实施已历时14年,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法制保障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彼时制定《全民健身条例》的历史基础、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等都已发生重大改变,条例中的部分规定已与现实发展要求脱节,存在一定滞后或缺失,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民健身条例》的修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是不断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性健身需求的现实要求,是深入破解全民健身发展难题的关键抓手。修订草案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的立法原则、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法律法规之间统一、紧密衔接正在实施的国家战略、吸收全民健身实践取得的成果、立足解决实践中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建议进一步清晰界定全民健身的概念,精准把握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的特征,正确认识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