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262篇
综合类   7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41.
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相关关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归纳、比较分析等方法,从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等角度,在客观归纳总结关于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关系的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关系的认识过程的经验,厘清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理论关系,论证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并重、"双轮驱动、协同发展",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构建和谐体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2.
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体育服务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我国体育服务业集群现象。发现:体育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有自身的特殊性,形成因素包括体育服务业产品特征、区位优势、政府主导和重大事件的推动。同时在产业集群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体育服务业的具体实际,总结归纳原生性链群式、专业化配套式和外生性产业园区3种体育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3.
以疫情隔离为契机,运用扎根理论对居家锻炼者进行访谈,讨论场所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问题。研究表明:基于核心类属"场所依恋"能够形成居家锻炼类型:模式化锻炼者、社交娱乐化锻炼者、功能化锻炼者与无差别化锻炼者。其中模式化锻炼者与社交娱乐化锻炼者为强依恋类型,其余为弱依恋类型。此外核心类属对居家锻炼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划分为4个主范畴:锻炼效用、场所依恋、主观幸福感、类型分化情感。该结论丰富了现有幸福感的理论研究,进一步诠释了场所对于锻炼者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性及其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4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经济体制改革为逻辑主线,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更迭脉络进行了有效梳理和剖析。研究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酝酿储备期、改革开放后的初步发展期、世纪之交的深入探索期和十八大以后的改革创新期4个演进阶段。在曲折的发展进程中,总结出了党领导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重视党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引领作用和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产业发展理念3个基本经验。通过审视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复杂形势,提出我国未来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有效增强科技创新的转换动能。  相似文献   
45.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作为高端信息密集型国际交往平台,是我国公共外交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国家的对外传播中承担着重要作用。体育赛事精神与体育项目、赛事相关主题活动的文化特征,赋予了赛事活动广阔的外交理念植入空间;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资源集聚性能使其参与主体与公共外交行为主体高度吻合,并能在国家力量的协调作用下使相关社会力量协同合作、广泛传播,形成专业领域公共外交的独特模式。  相似文献   
46.
通过文献资料、政策文件、电话访谈和实地考察,收集和分析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信息,总结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基本特征,结合我国体育服务产业发展实践,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提出完善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7.
胡斐 《科教文汇》2012,(9):160+162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极大地推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本文在充分认识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体育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8.
体育赛事具有敏感性特征,较易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事件的影响。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赛事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利用科学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国内外赛事风险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等进行客观全面的展示与分析,有利于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选取了1985年以来发表的与赛事风险研究相关的256篇英文文献与276篇中文文献,对原始数据进行时间分布分析,并使用CiteSpace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科学文献可视化分析,绘制可视化科学网络图谱并加以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9.
在“降碳”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战略方向的时代要求下,体育产业应落实低碳发展理念以整体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分析数字技术与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内涵,指出数字技术能够赋能体育产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体育产业业态融合、产业链整合,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供需匹配;数字技术赋能还能够降低体育产业的碳排放强度,促进体育产业降碳脱碳,助力体育产业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当前,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尚存在体育产业数字化程度较低、对体育产业低碳发展认识不足、体育产业碳盘查难度大等困境。鉴于此,提出政府端低碳政策规划引导、绿色金融扶持调节、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市场端加快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开展碳减排碳补偿等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0.
在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进程中,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破解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具有现实意义。采用供给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剖析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表现形式,解构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形成原因,探寻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供给侧破解路径。研究表明:1)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表现在:体育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供给结构等方面。2)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形成原因有:经济体制决定体育产业结构、体育发展战略固化体育产业结构、大众需求结构钢化体育产业结构。3)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供给侧破解路径为:明晰政府与市场边界,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体育产业结构政策,发挥体育产业在体育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推进体育供需平衡,发挥体育产业在促进体育消费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