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86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教育   10568篇
科学研究   5861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309篇
综合类   827篇
文化理论   235篇
信息传播   983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408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86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353篇
  2016年   428篇
  2015年   692篇
  2014年   1141篇
  2013年   926篇
  2012年   1160篇
  2011年   1406篇
  2010年   1181篇
  2009年   1438篇
  2008年   1295篇
  2007年   1456篇
  2006年   1177篇
  2005年   896篇
  2004年   722篇
  2003年   503篇
  2002年   565篇
  2001年   384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1.
闫云凤 《资源科学》2022,44(11):2222-2232
随着国内“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增加,国际上有些观点认为中国通过OFDI向其他国家进行碳排放转移。本文构建区分内资和外资企业异质性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度和分析2005—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碳排放效应,检验中国OFDI是否导致“污染天堂”效应。结果表明:①中国OFDI的碳排放量比较小,占全球投资碳排放的比重远小于中国OFDI存量和流量占全球的比重。②中国OFDI碳排放主要集中于资源密集型的发展中国家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在大多数国家的OFDI碳强度小于东道国碳强度,这说明中国在这些国家的OFDI呈现“污染光环”效应。③中国OFDI碳排放主要分布在投资规模大、投资动机以资源寻求型为主、碳强度高的行业。因此,建议中国政府推动双边低碳投资合作框架,中国企业通过全球产业关联促进低碳技术的溢出和传播。  相似文献   
912.
白雨  丁黎黎  赵昕 《资源科学》2022,44(12):2487-2500
海洋牧场是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其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则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环节。然而,参与主体单一、生态价值回报不足、跨期价值转换偏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海洋牧场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市场化、可持续运作。鉴于此,本文在“政府激励+蓝碳交易”直接机制的基础上融入“蓝碳质押信贷”间接机制,设计了一个涵盖政府、渔企、第三方服务机构(碳交易中心、银行等)3个主体,现期收益与未来收益可转换的海洋牧场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同时将时间偏好引入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渔企时间偏好对该机制运作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①渔企时间偏好对海洋牧场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存在影响,对3个主体策略行为的影响而言,对渔企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三方服务机构、政府。②在直接实现机制中,补贴金额和环境保护税越高,越有利于推动海洋牧场及其蓝碳生态产品市场发展;且相较于补贴,环境保护税这一负激励的推动作用更强。蓝碳现货价格越高,渔企采取海洋牧场模式的意愿越高,但对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蓝碳质押信贷业务的意愿产生倒“V”型影响,即先促进后抑制。③在间接实现机制中,信贷风险越低,质押率越高,就越有利于推动海洋牧场及其蓝碳生态产品市场的有序发展;而守信奖励、违约金等信贷奖惩措施应适中,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实现海洋牧场及其蓝碳生态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以上结论对完善中国海洋牧场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13.
朱泳丽  丁利杰 《资源科学》2022,44(7):1373-1387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背景下,城市间产业转移频繁,伴随经济和碳排放的连接,对城市碳排放强度产生的影响成为区域低碳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采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测度城市间产业转入和转出量。基于空间全局自相关、反距离空间权重和经济地理权重矩阵下的空间杜宾模型,对2005—2017年26个长三角城市的产业转移动态、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在空间溢出视角下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②长三角城市群内频繁转移的产业多数为非能源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并未产生显著“碳减排”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的经济影响开始显现,产业转移实际上不利于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碳排放量减少。③人均GDP与碳排放强度呈现“倒U型”,技术水平与碳排放强度呈现“U型”,存在“技术进步的反弹效应”,人口数的增加降低了碳排放强度,二产比重正向作用于碳排放强度。因此在制订碳减排计划时,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生产效率、能耗强度、人力资本等因素,做好产业转入、转出的碳排放强度监测,避免盲目进行产业转移;壮大优势产业,改善产业结构,培育新增长点,发展符合城市自身禀赋的低能耗产业。  相似文献   
914.
刘妍  赵晶  李晨 《资源科学》2022,44(6):1091-1104
在全球经济快速转型背景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的影响已渗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正确认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环境风险对“双碳目标”实现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非对称传导效应视角,采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EPU在长短期对碳排放的对称与非对称影响,并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展开异质性分析,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分析EPU上升、下降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EPU对碳排放短期存在非对称影响,长期存在对称影响。在短期,EPU上升显著影响碳排放,而EPU下降对碳排放影响不明显。在长期,两者呈负相关的线性关系,EPU下降促进碳排放。②EPU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具有明显区域异质性。在短期,EPU变化对东部地区作用不显著,对中、西部地区作用显著,并表现出非对称影响;在长期,东部地区仅有EPU下降会增加碳排放,中、西部地区EPU与碳排放呈现负相关的线性关系。③碳排放在不同区域受到EPU冲击后的调整速度不同,东部地区的自我调节能力高于中、西部地区,能更迅速地调整并稳定碳排放水平。④EPU对碳排放的影响主要通过经济效应表现,EPU上升通过抑制经济增长活力导致碳排放降低,EPU下降通过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导致碳排放增加。未来,政府应审慎调整经济政策,健全和完善市场信息披露体系并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助推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15.
协商货币评估法通过在调查过程中引入协商环节,在提高环境物品估值有效性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但同时协商过程中受访者的参与不平等使其估值结果面临质疑。本文以胶州湾海域围填海造地生态损害评估为例,探讨协商货币评估法中参与不平等的存在性及其对估值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协商过程中,受访者参与程度具有明显差异,是否为意见领袖是导致协商参与程度差异的最重要因素,收入水平、年龄对协商参与程度差异也具有一定贡献度;②协商讨论过程使得受访者的支付意愿水平显著下降,在协商后,海洋生态环境对受访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受访者对于围填海造地的态度、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等变量开始对支付意愿产生显著影响;③协商讨论过程将促使受访者获取额外信息,并通过小组作用机制使个体偏好收敛于小组集体偏好的惯性重心,上述两个因素共同驱动受访者在协商讨论后改变其初始偏好,意味着协商环节为受访者形成真实偏好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支持,但也因协商参与不平等的存在使得最终估值结果更多反映个别参与者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商货币评估法的估值有效性。研究结论对规范协商货币评估法估值流程以提高估值有效性具有指导意义,为协商货币评估法在中国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16.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重点经济区,占据重要的地理区位,具有显著的经济战略价值。关中-天水经济区凭借区位和资源优势,创建了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业等为主的优势产业。如何处理好优势产业内部、优势产业间以及优势产业与区域外部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探索出一条适合经济区优势产业的协调发展模式道路,是关系到关中-天水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17.
胡卫东 《科教文汇》2014,(12):30-31
本文通过对比教学目标,简要分析了经济学教学亟待改革的多种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互动教学为教改突破口。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选择以中央经济工作模拟会议作为互动教学的平台。借助于便捷的网络工具,精心设计与组织了这一教学互动的全过程,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最后,总结了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18.
李丹 《科教文汇》2014,(19):146-147
生成性教学是在反对传统的教学弊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是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为了实现生成性体育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本文就针对生成性体育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生成性体育教学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而言更重视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更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偶发性事件的特征,然后又据此进一步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生成性体育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即:正确理解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重视生成性体育教学中教学计划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以及教学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有效甄别三点,并分别针对这三点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919.
汪红萍 《科教文汇》2014,(35):139-142
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2012年出版的30期刊载的1409篇论文为统计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地区分布、作者合著情况、论文发表时滞、引文等指标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从而反映期刊的发展和学术水平,并指出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以期为期刊更好地发展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20.
传统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给出的单市场三部门经济中的比例税收乘数与平衡预算乘数的计算公式是正确的。曹乾博士对它的否定与修正,无论是文字阐述、数学证明,还是举例说明,都存在诸多错误。其中关键性的错误在于曹乾博士将初始的自发税收的变动,未直接当作等量的反方向的可支配收入变动,而是直接当作了等量的反方向的国民收入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