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441篇
科学研究   19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为解决"科学世界"带来的诸多问题,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已成必然.这就要求重新审视传统的课程资源、教育资源观,关切学科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还要理解教学过程的交往性质.  相似文献   
132.
现存文献中,《春秋繁露》第一次详尽阐述出木、火、土、金、水五行的位次、相互关系及其推演的逻辑与过程。五行的排列并不是任意随便的,木是五行之始,水为五行之终结,土则是五行之核心,这是一种"天次之序"。五行之间,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排列,渐次而生,顺位而成,同时,间隙相胜,隔位而尅。五行的相生、相胜是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共同的法则,遵从这一法则与否,便形成五行之顺与逆,大量的自然现象、政事历史已经证验了顺逆五行的不同结果。五行也会通过紊乱、无序的变异征兆来反映天意、天志。但自然现象的变异,原因又并不在天,而完全在于人,是政事的失策、治理的不当、伦常的无序所造成的。土在五行之中,虽不名一方,也不占一时,但的确能够统摄、领导五行世界里所有一切。董仲舒五行学说的根本目的是要论证现实伦常的合理性。五行可以与貌、言、视、听、心之五事,与春、夏、秋、冬之四时相对应。五行与五事、哲学与现实之间互因互果,双向连动,循环诠释。  相似文献   
133.
在德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往往重视的只是语言知识点的传授和训练,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将结合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德语本科基础教学阶段的教学实践,探索任务型教学法在德语基础教学阶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4.
上海商学院实验室与教学设备中心现有1000多台计算机,有15个计算机实验室,是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大型计算机实验室,它承担着全校计算机公共课、实训课、各类计算机等级考试、毕业设计等上机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自由上机服务.  相似文献   
135.
基于德尔菲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从科技人力资源投入要素指标、科技人才效能要素指标、科技人才发展条件要素指标等三个维度,构建一套科技人才发展状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案例应用.为区域科技人才发展状态监测评估提供一种在现有统计体系内的客观、可操作方法,并为研究和评价区域科技人才竞争力提供一种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6.
“创新券”作为一种创新的科技投入模式,应用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市场化服务中,有利于提高政府科技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激发平台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针对创新券在科技平台服务中的运作模式、管理流程提出设计方案,分析其优势所在,加快推进创新券在我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7.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如何强化科技工作,快速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顺利实现从专科向本科的转变,是这类新建本科院校所共同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章对新建本科院校科技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作了分析,探讨了强化科技工作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8.
高职能力培养目标模式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技术应用性能力培养为目标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高职教育应构筑怎样的能力目标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一、构建高职能力培养目标模式的基本要求1.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目标,应着眼于知识经济社会对新一代人的全面要求,重视对学生毕业后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些关键的或基本的能力培养,不能把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狭隘化…  相似文献   
139.
周而复于1933年考取光华大学后不久即参加“左联”,并于其时进入文学门径,除了本人创作,周而复还参与编辑出版《文学丛报》和《小说家》。1938年在光华大学毕业后告别上海,奔向延安。  相似文献   
140.
简介: 卡尔·威特出生于1800年7月,是19世纪德国的著名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0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于1883年逝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