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2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41篇
综合类   2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81.
在柱状边界条件下,将积分方程中对包含距离倒数二次方的曲面积分表示成椭圆积分。  相似文献   
182.
深空探测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中国探月工程用20年的时间圆满完成“绕、落、回”并升级形成“勘、建、用”的新构想;同时,世界各国的月球探测发展已呈现出常态化和商业化的趋向。月球水资源的探测研究利用引发了各国和航天机构之间的广泛兴趣和激烈竞赛,成为科技制高点上的新焦点。月球水能够帮助揭示地月系统乃至太阳系形成演化的关键过程,是行星科学研究的前沿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月球水资源的开发能够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燃料和保障人类在月球上长期生存,是各国各机构扩展深化国际合作、共同利用地外资源造福人类的必然选择。文章结合月球水资源的探测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深空探测工程和行星科学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3.
地球科学是以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为研究对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门科学。地球科学既研究过去,阐述地球演化历史,又面向未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是一门既能拓展人类知识前沿又能服务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科学。文章在梳理国际地球科学发展趋势和总结我国地球科学发展现状与科技资助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球科学发展应从系统科学和国家需求的视角部署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计划。从地球系统整体出发,关注地球系统各圈层、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四个面向”引领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开展有组织的重大科学研究,完善科技资助与评价机制,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84.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的腾飞,天文和空间科学成为了基础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西华师范大学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已经具备的基础,一直着力于发展有观测支撑的天文学科。通过与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合作的方式培养研究生,并引进人才发展本校相关学科,为本校涉足天文学研究奠定了基础。2010年,学校批复了当时物理学科的建设方案,利用国际恒星观测网络组(SONG)项目筹建中国节点的契机,决定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建设西华师范大学观测设施,即50厘米双筒望远镜(50Bi N),作为中国SONG项目星震学研究的测光子系统。项目初期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建成投运,其间设备运行稳定。但德令哈的观测条件因城市的发展限制了系统的科学能力。在青海冷湖台址勘定完成后,项目随SONG的观测设施一起,于2020年迁往新址,50Bi N完成了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的首光观测,验证了台址优秀的视宁度测量结果。本文将对该设备的科学目标和发展历程,及取得的科学成果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为其他高等院校发展基于观测设施的天文学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