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45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0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提高中文文本分类科研与教学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针对国内现有中文文本分类系统的研发现状,构建一个包括预处理、特征选择、权值计算、自动分类和分类效果测评等文本分类全过程的管理平台。开发过程中,本文使用系统集成思想和方法将自编软件代码与相关的开源软件代码进行集成。经测试,该系统实现了文本自动分类过程的全部功能。  相似文献   
82.
刘喜球 《现代情报》2015,35(5):54-56
文章通过流动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短信服务图书馆、移动网站图书馆和客户端图书馆五种形态,分别论述了移动图书馆概念源起,探讨了移动图书馆的功能发展,并指出移动图书馆发展的不足之处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3.
[目的/意义] 探讨影响政务微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我国政务微信服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方法/过程] 借鉴刺激-机体-反应模型,将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刺激,用户契合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政务微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移动性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对易用性感知没有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和信任两个社会因素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作为机体正向影响持续使用行为,用户契合对易用性感知与持续使用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鉴于此,本文进行了广泛探讨并给出了对政务微信服务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84.
[目的/意义]文章明确了目前影响学术信息资源云存储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学术信息资源云存储安全保障策略,从而指导学术信息资源云存储安全保障实施。[方法/过程]结合学术信息资源云存储安全威胁分析和文献调研,对学术信息资源云存储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提取,再利用DEMATEL方法提炼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结论]发现影响学术信息资源云存储安全的4大关键因素:访问控制、人员身份管理风险、数据完整性、数据丢失与泄露,并基于关键因素构建学术信息资源云存储安全保障方案。  相似文献   
85.
文章从软件即服务(SaaS)的概念和应用模式出发,讨论了基于SaaS的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模式以及应用实例,并分析了在这种模式下平台运营商、信息提供商、软件开发商和企业情报部门的角色,以及由此引起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流程变化和新特征,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合理的情报软件服务选取程序、构建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建立情报协同机制、建立情报效果评估制度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6.
韦楠华  吴高 《现代情报》2018,38(6):53-61
主要发达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制度特点可体现为3个方面:一是宏观指导制度层面,法规、政策、规划互为支撑,即文化法律法规相对完善,文化政策体系保障有力,数字文化战略规划较全;二是基础保障制度层面,管理、资金、人员协同保障,即管理机制互相借鉴补充,文化资金投入来源多元,人员队伍相对规范有序;三是数字资源建设层面,供给、利用、评价互动有序,即资源供给参与主体多元,资源利用模式注重创新,资源服务注重绩效评价。对国外经验进行探讨总结,更有助于推动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7.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为街镇图书馆引入了新的资源和政策保障,规划了相应的建设思路。广州公共图书馆区域总分馆体系建设实施中,街镇图书馆原有的建设主体以及管理主体是问题求解的关键。基于此,课题组选取10个具有代表性的街镇图书馆展开调研,对街镇图书馆基层管理者展开深度访谈,了解和分析他们对街镇图书馆价值及建设现状的认知,以及对以区域总分馆制为中心的街镇图书馆发展路线的不同态度。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三种不同的区域总分馆制实施路径:区图书馆主导,与镇政府/街道办、文化站共同建设和管理分馆;区图书馆直接建设、管理区域分馆;市图书馆扶持特定区域分馆。图1。表3。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88.
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尤其是图书馆事业持续高速发展,然而,图书馆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滞后于国家文化事业发展,课程体系未能适应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需求,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专业认同感不足。针对上述问题,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教学团队秉持“文化遗产是根源、文化设施是根基、文化人才是根本”的“三根”人才培养理念,采用“多层次的课程体系结构、多类型的课程资源建设、多维度的教学支撑机制”的“三多”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早科研、早实践、早服务”的“三早”人才培养方式,创建面向国家文化需求,融合“教学、实践、科研、服务”的“四位一体”图书馆学教育模式,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向。表2。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89.
文章以中外图书馆学理论的历次关系重构为切入点,通过“中外图书馆学关系互动的诠释框架”的构建,对新时期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正在走向世界化时期。作者认为,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将以“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为中心,其重心将从“先进经验的中国化”转为“中国经验的世界化”。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理论生成、理论陈述、理论传播等方面探讨了通往图书馆学“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的三道难题,并对学科—行业共同体提出建议,以推动新时期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表1。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