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0篇
教育   1528篇
科学研究   217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快了信息化的步伐。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比较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我国信息化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席位分配”模型到图书馆书刊采购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席位分配模型的研究,从书刊购买的影响因素入手,使用定量的方法,给出了图书馆书刊采购的精确模型。该模型有助于公平地分配经费,购买不同学科书刊。表1。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3.
数字资源整合目标与模式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许萍华  丁申桃 《图书馆杂志》2005,24(5):32-34,38
本文以当前数字资源整合的背景为起点,分析国内外数字资源整合的现状,提出了四种资源整合的模式,并提出了资源整合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趋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给数字信息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图书馆"就是应对这种挑战的结果.到目前为止,数字图书馆技术已经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传媒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云 《现代传播》2005,(2):99-102
根据传媒教育发展的现状,本文用学科建立与成熟的规范与标准,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逻辑结构三个方面论述了传媒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构建,并指出随着传媒教育学的不断发展,围绕传媒教育学将会形成一个庞大的传媒教育学科群。  相似文献   
16.
创业教育的提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以造就事业的开拓者。根据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文章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论蔡元培"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开创了我国"教授治校"的先河,其实质是通过分权来保障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文章在分析"教授治校"民主管理思想的产生与实践的基础上,阐释了"教授治校"的内涵,提出了对现代大学内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进一步明确划分了管理的权限;改革治理机构;现实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本管理来唤醒管理者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中小学教学资源有效开发与推广应用的指导原则的研究”对国内教学软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从中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学软件开发流程中在开发人员、开发团队和开发活动的实施与监控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以上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9.
对法国调节学派及其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调节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形态做了一个新的理论阐述。调节学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派,对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以及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政策制定都有重大影响。本文介绍了调节学派的分析方法、主要理论观点,并做了相应的评述。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教师的观念中,科学知识是具有“客观性”、“价值中立性”、“普遍正确性”等特性的,由此造成教师创新意识淡薄,教师教育研究相对滞后,教师缺乏对知识及课程的反思、批判、追问与探究,致使教师不能清醒、深刻地认识到“科学霸权”、“知识霸权”的存在。从社会建构论的视野来看,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是具有“社会性”、“价值性”、“境域性”等特性的。清醒、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更新教师的科学知识观、使教师养成创新意识及能力,深化教师教育研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