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904篇
科学研究   31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王棒 《职教通讯》2023,(3):18-24
知识共享是知识接受者主动接受和吸收知识拥有者传递的知识,使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流动,实现技能习得的过程。从知识共享的视角来看,产教融合型企业是指那些生产商品的同时,具有知识共享的意愿、实施知识共享的行为、得到知识共享的结果,兼具人才培养功能的企业。现实中,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却面临知识主体缺乏共享意愿、企业缺乏支持知识共享的文化、科层制组织结构阻碍企业知识共享以及缺乏支撑知识共享的技术环境等障碍。为此,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需要构建知识共享的信任与激励机制、塑造支持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构建扁平化柔性化的企业组织结构以及搭建支持知识共享的物质技术设施等。  相似文献   
943.
针对当前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对外部社会需求响应较弱、分配效率与公平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兼顾市场需求、社会公平、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四重价值的供给效率导向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改革方案。通过实行对立指标的联动考察、基准与杠杆相结合的动态分配算法,确立以高校面向外部需求的供给效率而非内部培养需要为驱动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机制。基于供给效率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机制改革,需要形成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指标的常态化监测,建立微观计划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实施路径,确立中央与地方成本共同分担的资源保障体系,注重特殊需求招生计划名额的科学分配。  相似文献   
944.
王红雨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4,(1):14-25+119-120
以“自主性-效能感”为标准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学生评教行为偏差可划分为利己顺从型、趋众盲从型、被迫受制型和缺位抗拒型4类。采用因子分析及回归分析发现:评教“定位偏移”对四类评教行为偏差全部产生显著影响,对利己顺从型评教偏差行为产生影响最为显著;除此之外,趋众盲从型评教偏差行为主要受评教“定位不明”“指标所指不清”与“指标区分度低”影响,被迫受制型评教偏差行为主要受“强制性评教方式”影响,缺位抗拒型主要受“信息供给失衡”与“反馈缺失”影响。针对以上4类评教行为偏差,可分别采取回归促学为本制度定位、构建面向学习的制度设计、完善评教协商机制及施行评教信息共享机制等相关制度性举措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945.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离身范式扬心抑身,认为身体在职业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没有任何价值,造成了职业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中的诸多风险阻滞。但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范式的勃兴为职业技能形成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基于具身认识论对职业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具身性分析,结果发现:职业技能的形成不是基于大脑信息处理的简单结果,而是一个身体—大脑—情境交互作用的复杂动力学系统,其学习与形成都是具身的。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理论的关照下,职业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的“身体”取向已愈发清晰,其有效开展需以职业技能形成的模仿、顿悟、创新、流畅等典型状态为现实遵循,并在实践应用中以具身性、生成性与情境性为根本抓手,助推职业本科教育实践教学走向具身化。  相似文献   
946.
随着职业教育重心高移化趋势的推进,高等学术课程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之一。分析高等学术课程融入职业教育场域的价值发现,该举措有助于打造高品质教育品牌,塑造特色化教育模式,并提振职业教育文化属性。然而,课程融入过程中也存在顶层设计与理念不完善、课程保障制度不健全、融入运行机制不顺畅等困境。为此,有必要强化课程融入理念,优化课程开发机制,加大课程支持力度,彰显高等学术课程融入职业教育场域的特色优势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47.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跨文化教育研究的现状、进展与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的发文量随着时间变化基本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合作较少;研究热点包括跨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适应、跨文化交际、教育人类学、全球化等.跨文化教育研究应该把握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以及少数...  相似文献   
948.
申超  石佳悦 《江苏高教》2022,(7):103-110
美国一流大学近年来掀起了一场本科教育改革的新浪潮。通过对其相关教改报告的文本分析发现,它们普遍将培养学术卓越人才当作主要的改革目标之一,并试图通过创设兼具进阶性、整合性和实践性的多元学术情境来实现这一目标。其中,进阶的情境指大学帮助本科新生尽早进入学习共同体,并鼓励其从边缘向中心逐步、充分地参与科研活动,以提高其探究的学术水平;整合的情境指大学借助跨学科课程培养本科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从而提高其整合的学术水平;实践的情境是指大学积极引导学生从变化的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其应用的学术水平。从情境学习的理论视角综合来看,美国一流大学创设学术情境的内在逻辑在于,不断促进本科生向着学者的身份进行转变。在学习者为中心的改革理念影响下,中国大学应重视在学术卓越人才培养中有关学习情境的创设,努力为本科生营造多元、适宜的学术情境,帮助其逐步实现学术能力的提升和学术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49.
提升质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议题,而专业建设则是其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基于德尔菲法,对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政策效力评价模型进行了构建。研究发现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政策的全过程可以分为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检验3个环节。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政策的效力可以分为政策效率、政策效用、政策效能、政策效益4个表征方面。同时,基于评价模型形成了政策效力评价的具体指标体系,与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政策全过程和效力4个表征方面相对应的指标为投入指标、过程指标、产出指标、影响指标。  相似文献   
950.
构建职业教育专本研衔接体系是切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但也存在政策和机制不健全,难以贯彻科学评价人才的理念;政校企协同的黏性和共性不足,难以激发合力吸引人才的潜能;分类考试招生制度不够完善,难以突显公正选拔人才的尺度;一体多面的课程和教学未形成,难以发挥精准培养人才的优势等现实困境。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观照,构建职业教育专本研衔接体系要依法治理,制定配套政策和保障机制;协同共生,搭建多主体合作平台;因材施教,完善多元招生录取机制;以人为本,形成一体化课程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