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220篇
科学研究   14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形象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殊手段,任何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形象的描绘。形象既有其具体的活生生的样子,即“物象”,又有由感知到形象而反映于心的“心象”。  相似文献   
162.
文章认为地方本科高校馆藏资源建设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即:结合工学交替,建设实验、实训类馆藏;结合校企融合,建设与企业、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馆藏;结合订单培养,建设培养专业技能及鉴定类馆藏;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用性工具类馆藏;并对馆藏资源建设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3.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对数学证明的一些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特征.技术环境为进行解释性的证明提供了条件,由技术所带来的某些效果可拓展问题解决的思路并为证明提供方向.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把计算机当作一种现代化的教具,更重要的是把它当作一种媒介;应加强学生认识证明的必要性并进行相关的训练,正确处理好生动形象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4.
论教师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工作。教师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5.
高天成  王坤 《青年记者》2017,(5):122-123
民俗文化是民众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积累、传承的文化遗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陕西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的形成,与陕西密切相关.周秦汉唐等文化的传承,形成独特的地域色彩,这是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6.
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访谈,对“三人制”篮球赛的特点以及在我国及高校的开展现状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加快“三人制”篮球赛普及的相应措施,为推动“三人制”篮球的开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7.
大学校园既是文化建设的传播地,又是文化创造的诞生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育人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需要。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创建文化校园,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8.
当前中学化学演示实验由于现象的稍纵即逝,使学生较难真正观察、了解实验现象和原理。学生动手实验由于时间、仪器、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的不同,也会导致在化学实验中有不同表现。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解决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为学生预习、复习、自主实验提供了比较理想的工具。笔者在设计基于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验软件,探索计算机支持下个别化实验预习与复习的反思中,认为以网络作为交流平台,利用化学实验学习软件进行化学分层实验教学,可以解决因材施教的个体性和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性之间的矛盾。基于此,笔者尝试构建了基于网络的化学分层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9.
杜甫率先用组诗、近体诗等形式,评价李白等诗人的诗作,给我们打造了新的审美视角和诗学理论.杜甫对李白诗歌的评价,透视出李杜之间的情感价值、李白诗歌传播的时间价值以及开一代诗学评论的先河等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0.
本文通过提出期刊阅览人性化服务的建议及内容,以及人性化服务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指出图书馆与读者和谐共处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