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92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哗戋学森之问”已在学界引起广泛讨论,为将其引向深入,各专业应在弄清‘钱学森之问”基本内涵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实际进行思考。英语专业高年级精读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很难培养钱学森意义上的杰出人才。因此,在哗戈学森之问”启发下,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一些反思既显得必要,又显得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52.
张拓 《教育教学论坛》2020,(12):274-276
随着课程教育的改革,大学生物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四川省内某大学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大学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发现在该大学的生物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实验设备简陋老旧、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以及不重视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大学生物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53.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针对"高品质学校"的建设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无锡市也出台了《无锡市实施学校品质提升工程全面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工作意见》这一"高品质学校"建设文件。以无锡市为代表的高品质学校建设文件是基于时代背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博弈以及国内外教育情况的对比等多重因素出台的。然而,根据实施效果来看,只是解一时之危,一系列教育理念的转变和贯彻落实仍面临重重现实困境。"学校品质是质量、内涵、文化、特色、信誉的集合体"。高品质学校的真正内涵不仅指表象的硬件设施,更多的是能够产生深远教育影响的学校文化。因此,要有效解决"高品质学校"的建设问题,使"学有所教""学有优教",必须通过以下路径才能有效地解决:一是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变革学校教育评价;二是处理应试教育积弊,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三是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创新学校课堂教学;四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实施"人本"学校治理。  相似文献   
554.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空心莲子草中的多糖,用多糖确证实验验证其中多糖,以葡萄糖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在610 nm处测定其中的多糖.回归方程为:A=27.718C+0.001 82,R=0.999 0.空心莲子草中含有多糖,多糖含量为21.1 mg/g.  相似文献   
555.
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区域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南亚国家为了发展经济,扭转在国际经济秩序下的不利地位,促进地区和平,有建立区域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南亚各国间的密切联系和国际关系缓和又使区域合作具备了可能性。在孟加拉国齐亚·拉赫曼的倡议和各国共同推动下,最终于1985年建立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相似文献   
556.
审视现有自我观,不难发现,经济人自我观异化了人的存在,在对和谐社会呼吁越来越强烈的当下,超越经济人自我观以建构和谐自我观成为必然。和谐自我观关注和自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自我及他者的关系性存在,探讨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地球及宇宙间的和谐共生。和谐自我观的教育建构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建设关系性教材、借助教师的力量以及个体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557.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服饰颜色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服饰颜色与官员等级、改朝换代以及社会生活的关系中,从而使服饰颜色逐步具有尊卑高下的文化特性,成为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探讨了不同时期皇室与官员阶层的服色变化,而且还分析了民间普通百姓的服色变化,力图全面展示历代服饰颜色与等级政治之间的关系,以期加深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558.
与希利斯·米勒一样,哈罗德·布鲁姆也对当前电子媒介时代和后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下文学以及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命运“危机”给予了理论观照和关注,并表达了与“文学终结”论相类似的理论观点。但与希利斯·米勒不同的是,哈罗德·布鲁姆的“终结”论论述的对象主体——文学——只指高雅/精英文化文学,并奉“崇高”为其惟一或主要的美学内质与特征;而且,布鲁姆认为文学“终结”的原因是多元化的:诱发和导致文学“终结”危机的原因,不仅来自文学外部的社会文化语境(即电子时代的来临,电子文化消费产品的风行),而且还来自文学内部。他指出,文学的衰落与消亡主要指的是高雅文化文学的终结,而大众文化文学在后现代的消费文化社会语境中的急遽繁殖、复制和扩张,和它通过经典化的文学制度以及文学教育体制对高雅文化文学的挤压、替代,尤其是当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化,是导致高雅文化文学终结的重要原因。而对这些来自文学内外的诱因,他是极力反对的。布鲁姆反后现代美学的“文学终结”论有其局限性,但在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也有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59.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概念,但也是一个"身份"加"契约"之歧视性概念,宜以"农民移徙工"替代。改革开放以来,因制度的缺限和政策的不完备,农民移徙工的迁徙自由及相关权保障遇到许多障碍,客观上构成了对这一群体之歧视。从国际人权法的视角审视我国农民移徙工迁徙自由及相关权之保障,一方面可以从国际法律文件的规定中明确共同标准以及所承担的国家责任;另一方面也可以唤醒社会对农民移徙工迁徙自由及相关权之尊重,促使国家以最大能力履行责任。而其核心旨在保障这一特殊群体权益之实现,从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60.
在编校社科学报英文摘要的实践中,发现摘要的撰写质量堪忧,未能引起作者及编审人员的重视。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论文标题英译错误率高,正文中出现多种"不一致"现象,关键词翻译存在缺陷。针对常见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强调一些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