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7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黄芳 《教育研究》2012,(8):143-148
《科学教育框架提出了新阶段美国科学教育的发展愿景,反映出美国人才培养方案的新动向,在对科学的理解上,实现从"探究"到"实践"的跨越,在科学教育方面,体现从"科学与技术"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整合,在学科教育内容方面,体现从科学"概念"到学科核心思想的提升。推进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应提高中小学科学课程地位、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启蒙性和基础性作用;注重中小学科学课程的统整性、综合性与实践性,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充分重视科学教育研究及其成果运用。  相似文献   
102.
为了尽量避免高职院校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实践"现象的发生,以AutoCAD课程为例探讨在项目式教学方法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实践"。  相似文献   
103.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利奇的礼貌原则是指导会话分析的重要理论。文章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对职场畅销小说《杜拉拉升职记中的职场会话策略进行了分析,归纳为以下策略:数字和例证策略、回避策略、转移话题策略、直截了当和"他山之石"策略、赞扬和同情策略等。  相似文献   
104.
苏珊·朗格是卡西尔的门徒,为著名符号论美学家,其关于符号论美学的研究使符号论美学自成一派,对符号论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在苏珊·朗格的符号论美学思想之中仍有不当之处,存在片面性。文章以梵高作品《农鞋为切入点,主要简析苏珊·朗格符号论美学思想中的一些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5.
浩如烟海、生动丰富的手机短信等网络信息文化资源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利用,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点石成金,这其中不少隐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功能。若发挥这一教育功能,以“90”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潜移默化地灌输马克思主义,既能满足他们的发展要求和成长需要,又有利于维持和增强校园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6.
《矿井通风是采矿工程、矿山安全工程的核心专业课程,为提高矿山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发展需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对《矿井通风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确立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目标,结合本校特点提出了实现该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7.
试论茶山诗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几,号茶山居士,是北宋末南宋初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有诗集《茶山集传世。他的诗歌创作的基本倾向是爱国忧民的,但惨烈的家国身世以及独特的诗学追求,使茶山的艺术风格呈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江西诗派诗人的艺术道路,其清峭、轻快、自然平和的艺术特色,开了江西诗派中兴的先声。  相似文献   
108.
文学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不仅能够真实地再现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能够折射出社会的审美需求。因此,对文学作品的全方位解读,就应不仅仅停留在文学层面,而应深入到社会的层面。要透过文学的表象,揭示其深刻的社会内涵。《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文学和历史,我们应该能够从中窥见当时社会的一斑。  相似文献   
109.
把握真实的索绪尔,重视他的学术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绪尔是公认的语言学大师。他的学说在20世纪的人文学科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也常常遭到误解和攻击。20世纪最后20年里,中国学术界出现了一股反索绪尔的思潮。因此,深入研究索绪尔,还他一个真实的面貌,阐述他的学说在新世纪里的生命力,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0.
文章立足于《史记 · 项羽本纪 及相关篇章的细读,辩驳了 "司马迁同情 、 赞美项羽" 之类的观点,并分析了近代以来文学鉴赏领域项羽形象虚美化的复杂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