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7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
许渊冲先生在自身诗歌翻译实践的基础之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诗歌翻译"三美论"。这对中国古诗词的英译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葬花词》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而写的一篇重要作品,以其绚丽的意象、悲愤的格调、优美的文辞、铿锵的音韵传唱至今。运用"三美"理论对比赏析《红楼梦》2个经典英译本对《葬花词》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传达,探讨两位译者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便于论证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领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2.
张心虎 《考试周刊》2013,(18):15-16
本文以黄中习编写的《中华对联研究与英译初探》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翻译例子,略谈了"三美"原则在黄中习英译对联中是如何再现的,并指出对联的翻译首先要做到"意美",其次是"形美和音美"。  相似文献   
63.
中国古典诗歌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然而,外国人对中国诗歌的认识却不一定准确,很大程度上缘于诗歌翻译的困难性。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月下独酌》的三种英译文进行比较分析,阐明如何运用"三美"理论指导诗歌翻译。  相似文献   
64.
根据"广告创作须引起注意"这一原则,广告的内容应对消费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同时要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本文着重研究如何在"美"的基础上,能准确传达广告的含义,并通过灵活的翻译方法将广告翻译的"信、达、雅"完美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65.
许渊冲先生在中国古诗词英译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颇高成就.在他提出的系统翻译理论中"意美"、"音美"、"形美"三美理论在译界影响深远,得到很多学者和译者的推崇,成为译文评判的重要标准.本文举例论证了许渊冲在中诗英译的过程中传达了原作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相似文献   
66.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典籍的英译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唐诗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瑰宝,因此英译唐诗将成为西方国家了解中国的一扇窗户。叠词既是汉语语言的特点,也是唐诗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类词。本文将以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为切入点,以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美"论为理论支撑,分析古诗词中叠词英译的五种常见方法:反复辞格译法、拟声词译法、借助介词译法、解释译法和省略译法,并辅以国内其他译者的译本以及英诗作品做参照,以期抛砖引玉,助力更多更好的唐诗英译本出现和传播。  相似文献   
67.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一"梳理与探究"部分的第一个专题,主要有汉字的起源、汉字形体、汉字构成和汉字文化四方面的内容。对于汉字学生们是既熟悉又陌生,他们虽有十多年的汉字书写史,但对汉字起源、构字法以及汉字的文化了解较少;在形声字和书法方面,学生们只是略知一二,部分学生书写不认真。本文基于综上,希望激发兴趣,引起重视,推动探知。  相似文献   
68.
在中西方众多的翻译理论中,许渊冲的"三美"理论是最为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许渊冲教授指出,诗词翻译的最高原则是"三美"的有机统一.本文旨在以苏轼词<水调歌头·中秋>的四首英译文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一原则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对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各自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69.
孙婷 《兰台世界》2016,(15):86-87
许渊冲是中国最伟大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之一,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其翻译思想总结起来是: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本研究以徐氏的翻译理论为框架,分析评论其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几例,旨在说明该译论中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性和操作性,以此推及于指导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70.
我国古典诗歌意境深远、韵律严谨、形式独特,其中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即使用现代汉语也很难完美地再现出来。而中英文作为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言体系,在对等翻译中要做到意美形美音美三者兼顾更是难上加难。本文分别从"三美",即"意美、形美、音美"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古诗英译中存在的局限性,并就其局限性提出了处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