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62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教育   20732篇
科学研究   4503篇
各国文化   62篇
体育   878篇
综合类   806篇
文化理论   148篇
信息传播   2568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755篇
  2015年   1667篇
  2014年   4085篇
  2013年   2007篇
  2012年   2270篇
  2011年   2469篇
  2010年   1997篇
  2009年   1816篇
  2008年   2642篇
  2007年   1835篇
  2006年   1296篇
  2005年   1286篇
  2004年   820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减少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杜绝腐败现象发生,就其不规范行为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2.
83.
我国男子跳马运动经历起步、发展和飞跃3个阶段,在80年代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作者在1991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的调研中发现,男子跳马存在创新不足,“二跳”薄弱和稳定不佳等问题,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4.
信息不对称环境中公关图书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信息源如何发挥长处,调整自身定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5.
孤东油田八区从1997年8月开始注聚,到2001年底结束注聚。注聚期间注聚区油井明显见效,并且有规律性可循。通过调查研究,并对注聚前后单井产量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注聚区油井单井见效的规律。在实践中运用这些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建立三种强度长期训练模型。通过对线粒体体视学指标和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海性的测定,研究不同训练负荷下长期训练对心肌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度长期训练对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海性和线粒体的影响不同。长期耐力训练后心肌肌球蛋白和ATP酶海性和线粒体的适应性反应不一致。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理学意义。长期高强度间歇训练后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和线粒体的适应性反应相似。可能具有相同的生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87.
Roll定理、Lagrange中值定理和Cauchy中值定理成立于函数在 [a、b]上连续、在 (a、b)上可导 ,其中Roll定理还要求函数在区间端点处的函数值相等 .若将Roll定理可导的条件改为左导数 (或右导数 )存在且连续 ,则此三个定理也成立 .  相似文献   
88.
肌肉力量连续统一体理论及其在力量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肌肉力量中主动张力和被动张力的关系所作的深入探讨,认为肌肉在不同收缩形式和收缩速度下,肌力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连续统一体。这为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9.
陈禾塬 《武当》2005,(5):44-44
《武当山炼性修真全图》为武当山道门内口传心授的丹道修炼秘图, 因代代相传,难免在雕板重刻时出现一些错误。有些错误是为了隐晦真机,故意设障;有些错误是雕板时的笔误,以错就错;有些错误则是对道家的经典著作理解有误,出现了一些与原著不一致的地方。陈禾塬先生在著述《破译武当丹道延寿图》一书时,将这些错误一一记下,并加以考证,以随笔形式发表于本刊,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0.
金贝翎 《学语文》2005,(5):6-36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见卷首)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戴天山,与李白的居处青莲乡同在四川省江油县。两处相距不远。在这首五律中,诗人通过描述访友未遇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幽丽;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