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2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主体性是编辑的立足之本。编辑的审美主体性是人类性、个体性、群体性和交往性的多维适衡。现代化、市场化、受众主体地位的扩张是编辑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的影响因素。传播主体性与受众主体地位的失衡,编辑出版工作中出现审美价值消解、娱乐化、媚俗倾向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编辑主体性自身的失衡。  相似文献   
32.
郭亚明 《集宁师专学报》2003,25(2):26-29,42
茅盾与巴金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之初,各自以《虹》和《家》这两部反映“五四”时代妇女命运的长篇小说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文坛的突出地位。其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梅与琴的性格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相似文献   
33.
在思维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直接关系到幼儿理解和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幼儿的个体性操作。所以.不能忽视教学语言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4.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及其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范畴,其内核在于认定"自利"动机是人的惟一天性.而生物学和社会经济发展恰好作了否定的回答,证实人的个体性与群体性是有机的统一.大量事实还说明,私有制并非市场经济的惟一基础,"看不见的手"必须配以愈加有力的"看得见的手"相耦合.我们应当用实践第一的观点剖析、摒弃"经济人"假定的非科学性和负面效应,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确立"社会经济人"范畴.  相似文献   
35.
博客世界中的网络社区伦理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区生活会成为信息时代后期人们一个重要的活动内容,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博客作为网络社区生活的高级形式,在经历初期的与人类社会性的本质相背离的阶段后,避渐与现实接轨,必将积极地促进人类之间信息的沟通和引起人类文化的大融合。  相似文献   
36.
维多利亚后期的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而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的冲突也达到了极致。哈代作为新旧文化更替的目击者,其作品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于人本身的冲击,指出了失去精神信仰之后人类的生存状态。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力图通过对文学本身的构建来维护艺术的纯洁性,从而净化浑浊的世界,这是一条避开现实生活的消极道路。与此相反,劳伦斯作为维多利亚文学的余音,力图通过恢复人类个体自由来打破统一化的社会性力量。这一时期的三位重要作家用文学的语言填补了哲学的空白,从而达到了对人类命运及人类社会文化的深度阐释。  相似文献   
37.
实用主义哲学的兴起与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学界对行动的思考。杜威所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不但进一步推进了实用主义的发展,而且就兴趣与行动的探讨为现代教育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考。本文基于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反思,对我国体育参与兴趣与行动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参与兴趣可分为体育参与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个体在主要以体育直接兴趣为开端的体育参与行动中,更多围绕个体需求开展,并在发挥个体主体性中打破系列边界、强化获得感和自我认同;而在主要以体育间接兴趣为开端的体育参与行动中,可能因受到外部社会中多主体引导,而表现出更强的社会性、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同时,在以兴趣为开端的体育参与行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意义,不但促进了“社会性个体”塑造,而且在内在与外在一致中促进了个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8.
人格分析的单元--特质、动机及其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解人的个体差异和个体性一直是人格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寻求恰当的分析单元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也构成了人格心理学发展史的主要线索。在这一历程中,特质取向与动机取向的探索分别回答了人格“所有”和“所为”两个方面的问题,成为互相补充的两个方面。当代的研究融入了新的元素,力图对人格研究的这两种取向加以整合,以形成全局性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39.
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体性辅导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职业生涯教育的不断深入,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已在大学生中得到广泛的普及,高校和学生都越来越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它关注的是大学生个体内在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自由是人特有的圣物,个体性与自由总是息息相关的。本文通过对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和密尔的《论自由》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强调了在天赋权利中实现个体的自由,它是从神学的角度所表述的一种抽象自由。而密尔的自由观中的个体性是强调在自我防卫的限度下实现个人的自由,它是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的一种现实实践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