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99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教育   30829篇
科学研究   2253篇
各国文化   42篇
体育   698篇
综合类   959篇
文化理论   198篇
信息传播   2782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433篇
  2019年   461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518篇
  2016年   800篇
  2015年   1193篇
  2014年   2803篇
  2013年   2468篇
  2012年   2881篇
  2011年   3133篇
  2010年   2701篇
  2009年   2421篇
  2008年   3163篇
  2007年   2367篇
  2006年   1851篇
  2005年   1829篇
  2004年   1383篇
  2003年   1532篇
  2002年   1436篇
  2001年   1176篇
  2000年   774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纯 《湖南教育》2007,(10):36-36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前提条件 作为一个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意识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992.
论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诸多问题: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德育功能认识片面。本文认为,对确定性知识的执迷,对学生主体性的“藐视”,重道德认识,轻道德需要与道德实践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文章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93.
中小学教学活动,关键在于充分体现教学的主体性精神。承认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即承认学生在教学中既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又是价值活动的主体。活动是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的重要保证。学生的活动及活动方式必须得到巧妙的安排和组织。  相似文献   
994.
汉语重主体、英语重客体的思维方式在句法中的表现为:在主语的使用方面,汉语倾向用人称作主语,而英语更多地表现为用物称作主语;在语态的使用方面,汉语多以主动态代替被动态,而英语则主动态、被动态兼而有之.由于汉语重整体思维和主体思维的倾向,有时会出现一些似乎不合逻辑或有歧义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995.
数学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数学基础、理解能力、学习习惯、心理素质等各方面所存差异,为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宗旨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意识地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内在潜能的充分发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出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提高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996.
胡云 《教育论坛》2006,(6):45-45
如何落实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地理教师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地理教学活动,才是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997.
申跃中几十年起伏多变的创作命运,始终没有离开过中国当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时代因素的缠绕。这一因素既把他涌向潮头,也把他推向低谷,使他与时代、与社会结下了永远的不解之缘。在这一过程中,作家对创作道路的自觉选择和对艺术境界的自觉追求对创作命运具有重要意义,时代感召和主体抉择的共同作用,使作家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998.
地役权制度作为民法物权最古老的制度之一,其演变发展的历程是曲折的,时至今日,地役权制度不但被多数国家立法所继承或认可,而且日趋完善。透视地役权制度的历史与现状、性质与内容,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未来的中国民法物权体系,地役权制度应有一席之地。一、传统地役权制度(一)概述地役权产生于罗马法,它首先出现在乡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与意大利人对水的利用息息相关。①古代的意大利是一个于旱的国家,地役权(特别是引水权)之重耍,使之超越普通的债权关系而成为物权的一种。之后,随着对土地利用需求的日益增加,地役权制…  相似文献   
999.
丁玲是20世纪中国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她以其独特敏感的艺术个性在中国新学史上曾留下过重要篇章,然而时代的机缘赋予她特殊的使命,在历史转型之际,她及时调整自己的追求,否定莎菲,认同杜晚香是她学价值取向上的最大转变,故然,政治的因素是完成这种转换的诱因,但是,作家不能真正成为创作的主体,独立人格与自由思想受到质疑是学脱离正确轨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执着于实有却又陷于虚无、坚持韧性反抗黑暗现实却又看不到未来出路和真正希望何在的先驱者们,在孤独地探寻求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一种矛盾、犹豫,紧张、对立,彷徨、两难的精神困境和心理绝境。鲁迅以其独特的充满先驱者味的“微笑”姿态超越了这一绝境。《影的告别》中“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之“沉没”不等于“生命消失”或“失去我的生命存在”之义;《墓碣文》中“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之“浩歌狂热”与“中寒”并无时间上的先后或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