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张宗祥辑录、曹锦炎点校的《王安石<字说>辑》为参考,对《字说》所有的字的说解进行考察,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字说》:首先,成就表现在说明语源,考证名物,注重经世致用。其次,缺陷表现在指导思想和释义方法上。如,在指导思想上,王安石宣扬个人政治主张,为政治服务,偏离了文字学的轨道。在释义时,否定许慎的"六书"理论,以"会意法"为中心来分析字形说解字义,对很多字形随意拆分,主观说解词义。从文字学的角度来分析王氏对汉字的解释,客观地认识《字说》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42.
许地山一直生活在浓厚的佛教氛围之中,自小就熟读佛教经典,并对佛经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因此佛教情缘便必然成为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创作情结,使得他的作品无不饱含着佛经的元素。佛经对许地山文学创作的影响,很鲜明地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佛经话语的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二是佛经意象在作品中的大量出现;三是“生本不乐”、“顺其自然”、“普渡众生”等一些佛教义理在作品中的反复宣扬;四是佛经的变文和譬喻等文体形式的巧妙借鉴。佛经对许地山创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作品的艺术特征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文学创作思想和理论等方面。  相似文献   
43.
朝鲜李朝李退溪的易学思想自成体系,其精义可归纳为三个基本特征:熔“义理”与“象数”于一炉;以《易》学作为论证理学的根据;由《易》理来会通理学和心学。  相似文献   
44.
郭渠 《武当》2005,(2):14-15
太极拳经典论著《太极拳论》开宗明义即云:“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寥寥数语,道出了太极拳义理的总纲。看似简单,细思却奥妙无穷。然而,太极、无极、阴阳、动静、开合这些都属于难以描述清楚的东西,一人有一人的气质,于动静之际体会各有不同。现试就本人的点滴领会略作浅述,聊作抛砖之举,望不贻笑方家。  相似文献   
45.
棋形(节选)     
世上的许多事情与东莱人的那一盘棋是一样的,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其实都是相同的。手段与结果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东莱人用一盘棋表述得清清楚楚了。有人为了能够最终取胜,任何手段都不会顾忌,哪里还会在乎什么棋形的美丑。而那种  相似文献   
46.
《大学》所强调的修身与治学要义不仅对中国古代学者的修身治学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影响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性质和方向。研究《大学》义理、理解《大学》精神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传统,而且有利于现代大学精神的补充和构建。  相似文献   
47.
严复承继清代学术讲究义理、考据、辞章的治学传统,在西学译介中提出了翻译的义理“反证”说、“敦崇朴学”说和“文章正轨”说.义理“反证”旨在会通中西思想,“敦崇朴学”注重通过考据会通中西义理,“文章正轨”成就了严复作为译界的文章高手.严复的翻译是会通中西的学术方式,对当前学术经典的输入和输出均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8.
蔡渊之易学     
蔡渊易学对其家学和朱熹之学既有传承又有变革,性理之学是其易学之一重要特色并且象数和义理兼重。在宋代易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9.
乾嘉学术是清代学术的主体和根基.晚清学术,无论理学、今文学、诸子学,或凡一切学术,其理论根基与治学方法,或立足于考据学的成果,或体现着考据学的精韵.并且,随着晚清国势的危殆,现实的经世诉求必然要对学术思想和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经世思想,目的是要把学问和现实连为一体,仍然是传统的"知行"问题,但是知和行之间的桥梁是义理.义理对"知"具有概括提炼作用,对"行"具有指导引领作用,所以义理在晚清学术中的诉求不断加强.各种学术种类概莫能外,都体现着一种经世的义理性冲动.实际上.晚清不曾存在一种超然独立的学术类型,各种学术之间互相渗透和影响,在对立中求共鸣,在求同中又存异.构成了晚清学术的一大特色.以义理和考据的关系作为理论基础,对晚清学术多元化背后的一致趋势一考据精神与方法的普及和经世精神所推动的义理诉求的加强进行分析,同时立足于乾嘉学术的根基之上,以晚清的汉宋调和趋势为中心,梳理晚清理学、考据学等在义理阐发上的各自旨趣,阐明各种思想殊途同归的最终理想,都为求经世而致用.  相似文献   
50.
从训诂学和阐释学的角度出发,对顾鼎臣《中庸首章讲义》进行研究,旨在结合具体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讨经典时代性解读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对此问题分析,发现经典文本存在传统解释、从当下出发的时代性诠释和在传统解释与时代性诠释的"视野融合"。此三种方式在对经典文本的创造性解读上,可以对经典的现代性诠释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