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中课文中的经典篇章。历年来的教参都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从“盼于勒”到“躲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确,整个小说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都缘于钱,可以看出金钱对人性的扭曲,但因此就说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相似文献   
82.
“终于”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不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终于”一词所表达的感情并不相同。如“经过90公里的强行军,解放军某突击队终于到达了这次地震的震中汶川县城”,这里的“终于”高度概括了解放军将士在艰难跋涉过程中希望尽快到达汶川县城的无比焦急的心情;而在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  相似文献   
83.
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就头疼,没有写作的素材真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写作之"米",从生活中来,从语文教材中找。"米源"一:"画蛇添足",小试一回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读完之后都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时,可趁着这种"意犹未尽"让学生续写。如《我的叔叔于勒》,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叔叔大起大落的态度,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他们生活的辛酸,以及一家人种种心态的流露——"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  相似文献   
84.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引导是课堂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而学生的探究则是知识构建的核心,教师的预设和学生在阅读中的体验则是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预设、引导,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是关键。一、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注重引导  相似文献   
85.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媒体不仅仅是辅助教学,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更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识工具。通过《我的叔叔于勒》CAI课件的教学使用,本人感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学科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86.
若要说到船长在《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作用,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当“这个卖牡蛎的”出现在菲利普的视线中时,菲利普是多么地不愿意这个卖牡蛎的就是于勒。他叫妻子克拉丽去看看,而她看过之后立刻作出了“我想就是他”的判断。她跟丈夫一样地也不情愿这个卖牡蛎的就是于勒,于是又叫丈夫再去向船长打听打听。船长回答说这个卖牡蛎的就是于勒——毫无疑问,船长在这里起到了一个证人证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心声》是当代作家黄蓓佳的一篇儿童小说,情节简单,语言浅近,但却和《故乡》、《我的叔叔于勒》这样的名家大作一起编入了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中。如果只对小说进行情节梳理、人物分析和语言品味,这不仅是对文本资源的浪费,也是对课堂资源的浪费。所以,我决定抓住重点,突出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8.
<正>一位教师执教《散步》一课,又是吟孟郊的《游子吟》,又是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又是某某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在歌曲、散文、诗歌中来回穿梭,尽情享受,"知恩""感恩""报恩"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且课堂  相似文献   
89.
倪斌 《语文天地》2015,(2):15-16
教材收录不少外国文学作品,如何引导学生评判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传统的认知方式和固定的思维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认知,更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固化着学生的思维模式,禁固着学生本来很善良的心灵。事实上,我们对文学作品尤其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很多时候有失偏颇,未能做到全面、公正、客观,更忽视了对人性之美的深入挖掘。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圣人,文学作品中也没有真正十恶不赦、  相似文献   
90.
丁敏 《语文天地》2016,(5):68-69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人类吸收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个性化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做人与阅读同步发展,强调差异教学,以人为本,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呢?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个性化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留出足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