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周远喜 《师道》2005,(5):27-28
自从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问世以后,菲利普夫妇——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苦人儿,就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成为“尖酸、刻薄、虚荣、势利、贪婪”的代名词,永世不得超生。然而,当我一遍又一遍地仔细研读《我的叔叔于勒》后,我越发觉得,不少参考书上对菲利普夫妇所谓“尖酸、刻薄、虚荣、势利、贪婪”的评析未免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93.
包永武 《山东教育》2002,(29):34-35
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篇小说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对于全面理解这篇小说主题和学生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94.
《春》、《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文章多年来一直被编入初中教材。说起这两篇文章,我们相信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熟练地说出《春》中的几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我的叔叔于勒》中故事情节(盼于勒、夸于勒、遇于勒、避于勒)。究其原因,因为《教学参考书》上就是那么写的。实际教学时,我们绝大部分语文教师也是沿用了教参上的这种概括来引导学生概括的。久而久之,教师都成了《教学参考书》的代言人,学生成了装载《教学参考书》的容器。这种教法撇开了教师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和独特处理教材的能力,违背语文教学的规律,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95.
初中语文第六册(洪宗礼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的《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彩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的人情世态小说。如何解读好这篇课文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编者在预习提示说:“作者让于勒经历了挥霍、发财、潦倒三种经济状况,菲利普夫妇则是一撵、二盼、三躲……”从而刻画了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自私、虚伪、冷酷、惟利是图”的性格。  相似文献   
96.
尽管在去哲尔赛岛的船上父母遇到了些不愉快,不过那个不负盛名的地方还是给了我们一份好心情。记得那天姐夫去订回家的船票,父亲还硬是冒雨追上去嘱咐他别再订来时的那条船、至于原因嘛,他一定打死也不会说是怕再见着于勒叔叔。  相似文献   
97.
知识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没有了"知识",我们教什么?没有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素养等诸多教育目标的达成从何谈起?没有了"语  相似文献   
98.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直被选入中学课本。它作为一篇小说,我们可以从学的角度,如立意、选材、语言、布局谋篇等获得诸多有益的借鉴与启迪。在此,笔试图就小说中几个看似平常实具匠心的副词的表述效应谈一点认识,以此引玉,同时,也乞盼同行及专家斧正。  相似文献   
99.
正语文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体现着对学生听、说、读、思、写等诸多能力的培养。根据个人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从构建课内外的有效衔接出发,于"着眼课内"与"放眼课外"两个方面着手,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双向提升。一、着眼课内着眼于课内,必须立足于"教材"这个根本。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同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0.
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阅读和写作占有很大的份量,在考试制度中,阅读和写作占分数的很大的比,写作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但在此基础上还有比写作更基础的那就是阅读,如果没有通过很好的阅读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那么在写作的时候就会缺乏素材、语言等,所以在提高语文应用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阅读的能力,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将会通过一定的阅读量来进行语文的写作,那么写作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