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64篇
科学研究   132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48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素质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和人才需求特征,探讨了新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及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42.
《职业技术教育》2004,(15):25-28
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在"十五"期间,信息产业作为我国第一支柱产业将以3倍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个人电脑普及率已达到每百人2.57台的水平,个人电脑的年销售量已超过900万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市场.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6800万,占世界第二位,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已达2572万台.总体上看,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具有快速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43.
走在温州的街道上,你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商气,就连温州的标志性景观“物华天宝”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温州浓郁的商业气息——一个巨大的铜黄色金元宝倒扣而下,这既是温州人积极寻求财富的象征,也可能是温州人精神的归宿和寄托。  相似文献   
44.
上海市科技紧缺人才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上海市科技紧缺人才的预测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选定的行业通过对2005年科技紧缺人才供给、需求分别进行预测,确定供需缺口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改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5.
陈玉祥  徐学军 《预测》1990,9(3):8-17,51
《我国机械电子工业人才需求预测研究》是机械电子工业部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是直接为决策服务的研究,作者是专门预测研究人员,文章有数据、有分析,是一个可资借鉴的系统完整的人才预测案例。  相似文献   
46.
中美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杨卫 《情报科学》2004,22(1):42-46
文章通过对中美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对比,以及我国图书情报学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7.
上海电气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最大,具有最完备的装备制造能力的大型装备制造集团之一。集团主体部分2005年4月在香港上市。近年来上海电气始终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48.
《西北职教》2007,(8):6-7
为全面提高城乡新增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需求,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陕政发[200613号),制订本规划。[第一段]  相似文献   
49.
未来会计人才需求及培养新型会计人才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已经有了质的改变,而应用型、高素质、国际化会计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本文将对未来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和会计教育界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会计人才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0.
社会对多样性人才需求与各类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供需矛盾和不一致现象,是社会转型期人才成长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从社会转型期多样性人才需求与就业的表象与特征、构建适应多样性人才成长的多元化教育培养体制、搭建多样性人才成长和多元化教育培养的立交桥和营遗多元化人才成长教育的有利环境四个方面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