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257篇
  免费   1045篇
  国内免费   1563篇
教育   208347篇
科学研究   54347篇
各国文化   400篇
体育   7690篇
综合类   9351篇
文化理论   4803篇
信息传播   47927篇
  2024年   971篇
  2023年   3880篇
  2022年   2100篇
  2021年   3395篇
  2020年   3915篇
  2019年   4111篇
  2018年   2234篇
  2017年   4093篇
  2016年   5348篇
  2015年   10264篇
  2014年   23755篇
  2013年   20120篇
  2012年   23683篇
  2011年   24980篇
  2010年   22563篇
  2009年   22654篇
  2008年   25486篇
  2007年   21718篇
  2006年   16916篇
  2005年   16814篇
  2004年   16629篇
  2003年   14826篇
  2002年   11410篇
  2001年   9438篇
  2000年   7184篇
  1999年   2831篇
  1998年   1946篇
  1997年   2063篇
  1996年   1790篇
  1995年   1463篇
  1994年   918篇
  1993年   738篇
  1992年   684篇
  1991年   610篇
  1990年   625篇
  1989年   554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5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高校科研审批用印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用印管理因过程无法有效管控,导致存在管理风险,且易受到时间、地点的约束,用印效率有待提升。方案结合高校用印审批流程的个性化需求,制定科研审批用印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以信息化、数字化手段,解决传统用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了高校科研审批用印的规范化程度及用印效率,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核心要义,是如何更好地把我国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在国家制度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是在吸收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制度建构的理论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深刻认识显著优势的实践中坚定制度自信,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5.
现代高校由于高度信息化,信息量相当大,现代通信软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微信公众号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使用,极大地节省了师生们的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16.
17.
18.
新课改提出写作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评价世界的能力。对于青少年期的中学生来说,鼓励说真话、感情真挚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也成为取得写作高分的要素之一。"生活即教育",是一切知识的源头,想要换发知识素养的灵性,需要真切地踏入社会,在纷繁复杂的生活里发现语文,学习语文,从而自然而润泽的写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探讨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参与的理论模式,旨在指导政府部门有效实现公众参与数据开放的政策目标,以及推进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参与议题的研究进展。[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同时以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构建并实证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公众参与模式。[结果/结论] 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公众参与可从理论层面构建为告知型参与、咨询型参与、合作型参与和授权型参与4种模式,其核心涵义分别是政府向公众传达信息、政府咨询公众意见、政府与公众平等合作、政府与公众共同治理。这4种政府数据开放公众参与理论模式一方面在政府意图、主导力量、信息流动、公众信息知晓度和公众自治程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另一方面从国内外政府数据开放公众参与实践案例中获得良好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20.
钱慧 《英语广场》2020,(5):70-71
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学习者对不同形式的信息接收效果不一,"互联网+"资源与技术为英语听说课程提供了多种选择。基于听说课程的应用性特征,本文重点探究线上与线下教学与评估活动中基础环节的整合,以期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模式改革,突破英语课堂教学限制,提高英语日常使用的可能性,实现听力与口语的形成性评估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