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3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5篇
教育   16489篇
科学研究   766篇
各国文化   131篇
体育   581篇
综合类   523篇
文化理论   74篇
信息传播   154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789篇
  2015年   1624篇
  2014年   3539篇
  2013年   1084篇
  2012年   1176篇
  2011年   1518篇
  2010年   1293篇
  2009年   1104篇
  2008年   1514篇
  2007年   1011篇
  2006年   708篇
  2005年   745篇
  2004年   575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537篇
  2001年   427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孙灵囡 《青年记者》2006,(24):63-64
2003年,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推出了《阿六头说新闻》,一时间,用方言说新闻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一大亮点。方言节目在广州、杭州、重庆、成都获得成功后,更成了各地方电视台着力打造的新闻节目。我们应当注意到,它们的成功绝非偶然。这种新的新闻节目形式,不仅延续了民生新闻“新闻的主角是平民、新闻的视点是平民”的成功关键和精髓所在,更胜在精确的受众分析和定位。方言新闻节目摒弃了争取所有受众的策略,转而锁定特定的受众,用方言这种古老的地域文化,消解电视媒体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将节目观众定位在本土化、小众化、平民化,从而成为…  相似文献   
92.
口述新闻在专题新闻报道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苹 《传媒》2006,(7):52-53
近年来,“口述实录”这种记录个体情感故事的报道形式风靡武汉各传媒。“口述实录”这种报道形式已在广播、电视及报刊中广泛运用,而且采用“讲故事”方式报道新闻的做法也越来越多。有报纸更在做专题新闻策划时,借用口述实录的表达形式,采用口述新闻,使小版面上有了大容量,做足做活了新闻,赢得了读者好评。口述实录最佳的表现形式就是忠实记录,原汁原味地讲述故事本身。由此可见,“口述新闻”是一个再确切不过的好名字,因为它“讲”故事、“说”新闻,而不是通过记者的展示来呈现故事。口述新闻找到了一种恰当的方式,由“讲述人用语言把目击的新闻和发生过的故事讲出来,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93.
文章纪录了上世纪80年代走入图书馆领域的一代图书馆学人所经历的学术历程,描述了他们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群体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我国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4.
姚加炎  李康 《视听界》2006,(2):95-96
音乐、音响、语言、意境等等,广播综艺节目凭借想象力的能量,扩展抒情与叙事的宏大空间,延伸其无止境的审美内涵。《谁都可以说江南》(江苏电台,获2004年度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大奖)凭广播“说”的特长充分展示了广播综艺节目的贴近性与美誉度的结合。《谁都可以说江南》没有在先贤的华章中流连忘返,不是牧歌式的一咏三叹,而是在贴近生活与贴近听众上下足功夫,试图让听众在诗意江南的原本印象中“听”出烟火气。广播是和大众贴得最近的媒体,最食人间烟火。烟火气,有时候就是广播的生命力。如何使广播文艺节目不是贵族式的独立寒秋,不是雪峰式的…  相似文献   
95.
说实话     
《康熙来了》的制作人詹仁雄结婚,小S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穿的西装也太丑了!新郎无比尴尬。客人却无比开心,因为小S替他们说了想说而不敢说的实话。小S问一个武打女明星:“你难道从来不刮腋毛?”她摸着“上流美”许纯美的皮草披肩问: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96.
陈蔚 《中国广播》2006,(3):65-66
新闻评论早已是一门显学,各种理论学说和实践作品可谓汗牛充栋。而脱胎于新闻评论的新闻点评则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种“点到为止”的评论,主要目的在于启发思维,引导解读。在不同媒体中,新闻点评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鲜明的特征。以广播而言,新闻点评实际上是伴随着新闻从“播”到“说”而诞生的,它既承担了以往评论、述评的某些功能,又有衔接、串联新闻,保持“主持式”新闻流畅的作  相似文献   
97.
目前在广播电视新闻播音表达形式上存在着“传统”与“现代”之议。传统意义上的播音是播音员依据文字稿件运用有声语言进行的二次创作,在完整、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表达形式上更侧重于播读。近  相似文献   
98.
时代商报的时评版面,基于这样一种理念生长:大时代之下的中国民间,蕴涵着无限的具有崭新价值判断观的新事件新问题,作为媒体,我们相信“没有不可说的话,只是看该如何说”。那么我们必须提供一种有理性的有独特价值观念的东西,让读者在读来轻松的同时,收获一种靠前的判断。时代商报只是一份区域性报纸,但我们相信在传媒时代,一张优秀的区域性报纸的声音可以传遍全国。而评论正是这张报纸的声音。一朵花里面的精神内核民生倾向的评论不同于政治评论,我们关注政治,但我们同样关注民间的细小生态绽放的璀璨之花。一朵花里面有精神内核,我们以一…  相似文献   
99.
李宁 《记者摇篮》2006,(9):49-50
近几年,说新闻类型的广播节目纷纷涌现,这是资讯时代的产物,也是广播在以传播为中心转达变以听众为中心的进程中,寻找到消息密集型新闻节目较好的传播方式之一。集编采播合一的主持人根据自己的编辑意图交新闻稿件以叙述的方式向听众讲述新闻事件。主持人可以在新闻稿件之间进行提示、串联、“评点”。  相似文献   
100.
说忍     
一 天下之人,无不有所好。或金珠玉帛、声色犬马,或花木鱼鸟、琴书玩。集邮的、搜古币的,攒名人墨迹的,聚古董的,千人百态,百态千人。而我呢,却独钟情于那块小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