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9045篇
科学研究   514篇
各国文化   81篇
体育   340篇
综合类   298篇
文化理论   51篇
信息传播   143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762篇
  2014年   1743篇
  2013年   719篇
  2012年   774篇
  2011年   920篇
  2010年   903篇
  2009年   891篇
  2008年   1006篇
  2007年   743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唐书>卷二二一下<西域传下>"米国"又云:条云: 米,或日弥末,日弭秣贺.北百里距康.其君治钵息德城,永徽时为大食所破.显庆三年,以其地为南谧州,授其君昭武开拙为刺史,自是朝贡不绝.  相似文献   
42.
角色是对群体或者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行为期待。"角色"原是戏剧中的概念,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学者将其引入社会学。在某一特定的社会舞台上,人们对其行为总是有一个相对规范的期待,即角色期待。  相似文献   
43.
阿昆 《北京档案》2006,(2):42-42
开场白:北工大档案馆馆长李会征来函说:"很喜欢您主持的‘每期一辩'栏目.读多了,也想说一说,有时写完了,主题又变了."阿昆首先谢谢您的鼓励,同时也注意到您和其他一些热心读者的类似忧虑.所以最近几个辩题的辩论为时均超过半年,这样既能吸引更多读者参与,也有助提升辩论的深度、广度和质量.其实只要读者喜欢,且又好稿不断,即便地老天荒,阿昆也不愿频频调换镜头.欲投稿者,请速致函E-mail:yukun.yang@163.com.  相似文献   
44.
刘思伽 《传媒》2006,(9):37-39
妙手回春--变记录报道新闻为策划制造新闻 只要分析一下最近很多所谓吸引眼球的热点头条新闻不难发现,当事人只是其中一个小角色,而真正把它炒成一个事件的正是媒体本身,在随后的诸多报道中,当事人其实已经不再重要,媒体自编自导的活动才是报道重点.自己创造一个事件然后自己报道,如果新闻今后可以这么做的话,未免也太简单了,媒体应该成为有良知的报道者,而不是总想着策划点轰动事件去吸引眼球,否则以后新闻别说"某某报道",改说"某某制造"得了.  相似文献   
45.
诸多材料对祁刻本《说文解字系传》所附《校勘记》撰者的著录不一致。或为承培元、夏灏、吴永康,或为祁隽藻。或为苗夔,而只有第一种才是正确的。不论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还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言。统一《校勘记》撰者的著录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6.
赵金 《青年记者》2006,(1):38-40
【主持人的话】“无冕之王”,这是社会送给记的称号,在公众眼里,记职业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是世事变化的记录和宣传,是社会的良心,是正叉和公正的化身。然而,近些年来,“记”这一行业内自身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这一曾经无上光荣的职业光芒渐渐暗淡。在智联招聘新近完成的一项职业吸引力调查中,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认同记是“无冕之王”的说法。  相似文献   
47.
宣传中的逆反心理,也称逆向心理或反悖心理,是指在宣传过程中,受众对抗宣传的心理趋势,逆反心理对于宣传来说是相当不利的.  相似文献   
48.
邓绍根 《青年记者》2006,(19):74-76
自1815年8月5日,第一份华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问世以来,华媒体历经近200年的雪雨风霜,先后有4000多种华传媒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茁壮成长。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地华传媒为共谋发展,逐渐加强联系,以协会的形式相互协作,共同推进世界华传媒的发展。进人新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华传媒作为世界新闻传播体系中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化奇葩,在传承中华化、凝聚民族精神、加强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联系中发挥了独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出现了协作化合作加强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9.
赵丽华 《青年记者》2006,(21):49-50
在数字媒体不断发出新的挑战的今天,传媒业下一步的竞争焦点何在?媒体军师喻国明先生为我们指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乍听起来,好像很费解的,但细读之后,我们会发现其所言离我们的实践并不遥远。目标对了,才能走向成功,这对数码时代的图片编辑来说,更是显得紧迫。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大的媒体被造假的图片蒙骗,引起事端,数字传媒专家闵大洪先生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没有中间地带,珠三角的地市级媒体可谓深处其中,但他们不惧竞争,乘势而为,竟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鲶鱼效应"初显。  相似文献   
50.
吴晓铃所藏《忠烈侠义传》抄本系坊贾作伪产物,其卷首序言、目录与《忠烈侠义传》相同,其后所署“道光二十八年春三月石玉昆”则为坊贾伪造。该抄本正文内容为《龙图耳录》,其内容文字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光绪七年抄本较为一致,其与《忠烈侠义传》关系较谢蓝斋抄本更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