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到了高中,许多学生已有自己梦想中的职业目标,但并不清楚从事这一职业的素质要求,有些学生对此有些了解,但往往不够全面甚至十分偏颇,有些学生则干脆不去探究,始终生活在梦想之中。  相似文献   
22.
社会终极价值目标的确立与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的生活质量入手,富裕、和谐、自由堪称人类社会的三大终极价值目标。三大终极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并推共进。但由于在现实中不可能完全做到并推共进,因而常常有优选其中哪一项的问题。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目标优先选择策略是“优先富裕、兼顾和谐与自由”。这一价值策略尽管明显优于计划经济社会对和谐的优先选择,从而更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仍有自己的问题,其中最大缺陷就是在人生追求和精神领域会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3.
幼儿教师教育行为偏颇的潜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健康发展.目前不少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还难以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在面临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选择时还常常表现得束手无策,甚至出现行为的偏颇.虽然这些偏颇似乎是教师个人的问题,但从深层次上看,这种偏颇却有着很深的制度层面的原因.其中,潜制度对教师行为偏颇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4.
我国破产立法对偏颇性清偿例外制度规定不足,理论上,多以修正偏颇性清偿撤销制度、回应破产法多元立法目的以及域外立法借鉴等理由来论证其正当性.应当以“撤销结果无价值”作为理论基础,采取“一般+列举”的立法模式,完善我国偏颇性清偿撤销例外制度.  相似文献   
25.
代烈 《记者摇篮》2012,(11):21-22
所谓"热点",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而"热点"报道应当是最吸引受众,并产生"热效应"的新闻。可是在实际报道中,却常常出现观众对报道者的"热点"反应冷淡,产生"热点"不热的现象。其原因是:一、漠视受众,一头炕热",热点"不"热"作为大众传播的广播电视传播,已从过去的以传播  相似文献   
26.
大众媒介具有议程设置功能,正确的议程设置能够产生正面效应,而议程设置偏颇则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本文先对议程设置理论做一个概括性解读,进而对体育传播中的议程设置偏颇现象进行归纳,分析其原因及副作用,最后从媒介自律方向探讨如何应对议程设置偏颇现象。  相似文献   
27.
本文针对追加评价这一新型评价模式,研究包含反转负面追加评价的评价信息对在线消费者态度矛盾性的影响。通过研究实验和方差分析发现,包含反转负面追加评价的评价信息对在线消费者的作用呈现负面影响,从而使消费者态度矛盾性提升,其影响力大于一般形式的负面评价信息;追加的形式和反转的极性特征对消费者由于态度矛盾性水平差异带来的评价信息偏颇吸收行为具有缓解作用,从而降低积极态度对于负面评价信息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28.
学术批评是学者之间的思想交锋。离开经常化的学术批评,图书馆学就难以实现学术繁荣。直面图书馆学术界批评文章的现状,笔者认为存在学理部分问题,甚至有的观点偏激。  相似文献   
29.
论"上官体"     
作为唐诗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姓氏命名的风格称号"上官体",在初唐诗坛有过一定影响.然而当代对于宫体诗的批判,使得我们对"上官体"的认识有失偏颇.本文将考察当时的文学思想,探寻诗歌发展轨迹,研究上官体的特征,从而理清隋朝诗歌到盛唐诗歌的流变过程,以及"上官体"所做出的某些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官体"作出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30.
长期以来,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那就是:"怎样评价你--我的语文课堂?"有一段时期,我认为老师的自我表现决定课堂的好坏,老师在上面展现自我,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奋笔疾书,一字不拉地记下老师的话,似乎效果不错;有一段时期,我认为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喜欢上就是好课,老师很有激情,学生不断欢呼,气氛热烈异常,似乎效果也很好;还有人给出一个固定的模式,说一节课一定要有听、说、读、写这些环节,才可以算作是好课.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课堂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教师展现自我的舞台,所以,这种只注重教师表现的课堂肯定是不成功的;学生毕竟是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说学生最有发言权我认为也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