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3811篇
科学研究   162篇
各国文化   126篇
体育   105篇
综合类   252篇
文化理论   52篇
信息传播   39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儒家恕道与中国古代法律化传统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使中国传统法律化表现出鲜明独特的公法化的个性特征。本从恕道的渊源、内涵及法化品性入手,阐述了其对于中国古代法律化的影响,并剖析了恕道、法律化传统与现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推扩”的思想贯穿于儒家的道德、情感、知识、天道等各个领域,具体体现在:德性的彰显,情感上的理解、同情与反省,求知的格物致知精神,以用显体、上达天道等方面。推扩给儒学提供了合理的方法论依据。推扩本身的根据乃在于“吾道一以贯之”之“一”,也即“千人一情”、“万物一理”。  相似文献   
103.
先秦儒家的孝道观念,产生于对血缘家长的崇敬,它包含“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两方面的家庭道德观念,这一观念被扩大、延伸到国家、社会之上,便转化为一种责任和道德义务,使孝观念对维护封建统治具有重要作用,于是统治者大昌孝道,构成孝主要内容这一的送死之事,日益发展,厚葬陋习日烈。  相似文献   
104.
105.
王伟丽 《文教资料》2007,(29):51-53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的思想。本文从两个方面讨论孝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一是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具有决定作用,二是儒家学派对孝道的改造与发展以及统治阶级的提倡。  相似文献   
106.
《考试周刊》2016,(29):158-159
本文对来自广州市一所初中的初一、初二、初三130人进行了儒家传统价值观的测量,并对初中生传统价值观在性别、独生子女和年级等因素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的儒家传统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得分在性别、独生子女和学生干部上没有显著差异;初中生的传统价值观得分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7.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从教育与自我教育两个方面突出强调一个“情”字,提倡道德教育要关心人的情感,要求道德主体从自己的内心体验,过渡到体贴对方的心情;强调道德主体“自德”精神和行为,对今天学校道德教育仍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儒家文化作为一种人本文化,重人际关系协调,重人的价值的实现,并注重个体对群体的责任、奉献和服务,带有群体和谐特点,高校后勤的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注重提升员工个人价值,创建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尊重关心师生即服务对象的愿望和要求,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工作和师生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09.
儒家伦理的世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儒家伦理是世俗伦理,它与世俗的结合或者它的世俗化进程有着合乎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和自身特点的机制,这一机制是由政治、教育、民间信仰等共同组成的。传统儒家伦理的世俗化不是儒家理想的实现,这其中有着儒家伦理思辨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包含着对自身否定的因素。传统儒家伦理世俗化对我们当代的道德建设能够提供一些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0.
美国大学校园里的“读经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国内一些中小学的读经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殊不知儒家典籍也漂洋过海走进了美国大学,在异国他乡的校园里掀起一股不小的“读经热”。“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在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每年有将近1/4的学生在本科阶段选修中国的儒家伦理课程。哈佛大学东亚文化研究中心著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