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1220篇
科学研究   375篇
各国文化   119篇
体育   239篇
综合类   437篇
文化理论   85篇
信息传播   64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544篇
  2014年   1218篇
  2013年   747篇
  2012年   818篇
  2011年   1144篇
  2010年   964篇
  2009年   923篇
  2008年   1032篇
  2007年   776篇
  2006年   626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22.
通过对李白《月下独酌》不同英译本在形、意、神三个层面的比较分析,表明诗歌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可译的,只能是创造性的移植;但这种创造性移植也有一个原则,即“力求近似”,在形式与意义近似的基础上做到神似;文章旨在找出中诗英译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3.
24.
在博弈的视角下,将可持续发展放入一个容纳了市场、制度、社会结构的背景中去考察,可以发现社会结构的差异所造成的“市场阻入”博弈,成了落后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度在这种差异之下也存在着制度博弈所带来的制度瓶颈问题;公共意识的缺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5.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得罪显官豪门而被罢官。擅画兰竹,“扬州八怪”之一。他的题画竹诗与竹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其题画竹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枝一叶总关情”等名句,使郑板桥的题画竹诗更显示出鉴赏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析入职后体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概括了体育教师的事业发展阶段,阐述了入职后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并详细说明了入职后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能力,力图对入职后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和学校管理者对体育教师的职后管理上作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7.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是东晋陶渊明《饮酒》诗中较为著名的一首,主要是写一种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千百年来传唱不绝,透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风味。历来人们对它的品味也多以“悠然”着手,言人之悠然超脱。苏轼  相似文献   
28.
语文教师复习《诗经》中相关篇章时,往往会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常说的‘诗三百’是指哪一部书?”可是,一次公开课上,这个老问题却引出了个“新问题”。当执教者征寻学生疑问时,一个学生质疑:其它国家有无“诗三百”? 意外的这一问,当时就引起了执教者的注意、听课者的兴趣。课余,  相似文献   
29.
剥皮诗,是指套用现成的诗歌形式,略作变易增删而写成的诗,多用于嘲讽戏谑。剥皮诗的特点是利用人们对原诗颇为熟悉的背景,“迎合”读者的亲热心理妙袭巧易,铸成新篇。用语多俏皮诙谐,令人解颐,冷嘲热讽,不乏思想深刻之作。这里介绍几首,以博一粲。宋代诗人林升有首嘲讽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却依然醉生梦死的  相似文献   
30.
示儿诗摭谈     
李秉 《语文知识》2000,(11):17-19
示儿诗中最令人注目的首推陆游的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一生志在恢复失地,临终之际仍不忘对儿子殷殷叮嘱,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