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11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1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元代的时文指科举文,延(礻右)恢复科举后,科举文写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时人开始对其理论进行了探讨,并将之与古文理论联系起来,本文从文学背景、文学风气、创作方法、批评理论等角度探讨其理论及写作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22.
近现代反传统语境中,科举制与八股文普遍受到不公正对待.从文化角度看,科举制是社会分工体系和科层结构的产物,其内在生命力至今不绝.作为考试文体,八股文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八股文是先民集体性文、文明、文饰、用八诸观念综合作用下的历史产物,其贵重文明、辨物析理的文化精神值得继承.  相似文献   
23.
在戊戌维新运动中,教育改革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封建教育制度,同时也为我国的近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和近代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根基,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是我国由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4.
诗词中截取前人语句或使用前人事迹以为文,借以表达特定的意义,就是用典。因此了解一些常用典故,对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帮助。折桂——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典出《晋书·谷阝诜传》:武  相似文献   
25.
分析中国科举文化概念时,不能单纯以文化论文化,而应更多地分析科举制产生的土壤——科举社会,这个科举社会包含着科举人群、科举制度及科举风俗等。科举文化内容可被粗略划分为物质内容与人文意识内容两个部分。科举文化随着科举制及封建社会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既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又表现出与其他封建社会文化相区别的独特特征,如至公性、竞争性、实用性等。  相似文献   
26.
冯用军简介     
冯用军,四川资阳人。云南师范大学高教所讲师,云南哲学社会科学云南教育发展与西南联大研究基地副研究员,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客座研究员,内蒙古民族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27.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重要的朝代,包拯是北宋时期名的政治家、大臣,也是中国古代“清官”的典型。他对中国古代的官吏管理制度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和见解,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8.
科举是中国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自隋至清,科举历1300年之久,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地方文化,就不能不考察科举状况。文章通过对无锡科举的简要介绍和初步分析,以期加深对无锡历史乃至江南区域文化的体认。  相似文献   
29.
重视泉州古代科举研究,其主要价值在于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泉州的历史文化;澄清有关泉州科举的种种混乱之说;揭示科举对古代泉州社会的深刻影响;从中得出一些关于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0.
跨学科研究是科举学成为一门科学化学科的重要而独特的方法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衍生分化是科举学跨学科研究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科举学分支学科领域知识创新与转化、生产与增长、发展与壮大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科举学学科衍生分化的基本理论和特点,优化适用于科举学等新兴学科知识衍生分化的"网络模型"及其演化机理,并在理论到实践维度上对科举学分支学科领域创新知识的内部、外部和交叉复合衍生分化进行了应用探索,据此形成了许多科举学分支学科领域的衍生分化范例,这些范例的形成、发展与成熟有助于反思学科衍生分化方法的成效及未来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