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5篇
教育   674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邓小平的新本质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论的起越与发展,同时又蕴含、包容了公有制。从而把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推进到了一个新境地。  相似文献   
22.
严梅 《都江学刊》2001,13(2):1-6
本从新的角度论述了新世纪伊始我们重申四项原则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3.
作者以新的角度指出经济差异与两极分化是存在本质差别的,并进行了分析,认为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历程实质上是由不断的横向经济差异组结而成的,经济差异需要进行正确的控制引导才能达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因此作者认为:1.经济差异必须控制在一定时期内人们一定经济差异心理承受力的阀域之内。2对于非合理的经济差异必须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论。指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邓小平同志许多理论创新中的关键性论断,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伟大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坚持相对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相似文献   
25.
共同富裕”构想的提出,是邓小平长期探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总是并进行深刻理论思考的结果,本从根本依据,理论基础,整体思考、最高准则等方面论述了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构想的四个思维基点,以及科学认识这些思维基点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已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多方位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丰富内涵,深刻地阐述了先富、后富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共同富裕思想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把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提高到一个新境界,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7.
郭燕 《新闻战线》2023,(10):74-76
在浙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当下,如何讲好助农故事,是地方主流媒体面临的重大课题。杭州日报积极承担媒体责任,积极组织编辑记者下基层,建立有公信力的助农平台,组织实施各种助农公益慈善活动,提升助农报道和服务活动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创新力,走出了一条媒体融合服务“三农”的新路。  相似文献   
28.
在实地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通过与全国其他新农村建设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结合王坪村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成效,王坪村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色:在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上,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现代农民、建设现代农村;在生产要素的利用上,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在经营模式上,坚持以人为本、合作共赢、共同富裕;在发展理念上,统筹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然也存在一些政策与法律方面的问题,亟待引起学界及相关部门关注及完善。  相似文献   
29.
文章讨论第三次分配领域中的公益性扶贫慈善组织和初次分配领域中的政府在先富帮后富中的关系模式选择,以达到充分发挥两者作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0.
自从中央提出“十二五”期间以民生为中心、以富民为目标以来,各地政府纷纷承诺,确保国民的收入与经济增长率同步。最近,人保部副部长又提出“十二五”期间国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其实,仅仅让国民收入翻番并没有意义。我国当下收入差距过大是不争的事实,据说最高收入10%的人与最低收入10%的人,收入之差已达26倍,如果加上隐形收入差距会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