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329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77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唐永玲 《中国教师》2011,(16):62-63
<正>所谓体验性学习,是指在道德情境、道德形象的作用下,让学生亲历某件事或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以及换位思考等真切的内心活动,对道德问题获得真实感受和经验的学习方式。体验性学习,重在情感激发、心灵感悟,它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是弘  相似文献   
102.
由洪晓 《师道》2011,(11):29-29
临近暑假,又到了编校报的时间,要从大量学生、教师的习作中寻找优秀文章。在筛选中,我注意到初一(三)班孙霖同学的《成长的感觉》一文,读后为她的遭遇而震惊,为她的善解人意而感动,为她的未来而担忧。我禁不住从内心问自己:孩子,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3.
陈梓丹 《新读写》2011,(12):61-61
苏小年说,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总觉得记忆力好到不行。可是后来发现,长大后,尽把年幼时的事忘了大半,也不知是为什么。当然,深埋于内心的记忆还是不会随着流年,一起飘逝的……  相似文献   
104.
朱纬辉 《现代语文》2011,(12):132-133
如果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架,那么点意就是文章的心脏。只有心脏被激活了,才能赋予文章以灵魂。生活中的感性体验、理性认识、内心自省等等,都可任人去立意发挥,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还是千人一面,独思异见极少。  相似文献   
105.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诉诸感情的艺术,而领悟音乐艺术的美都离不开听觉。音乐通过声音而实现的全部实际的音响效果,只有通过耳朵的倾听来鉴别来协调才能弹奏出更美妙的音乐,可见听觉训练在钢琴学习和练习中非常重要。我们要培养内心听觉,要培养钢琴学习者的听觉素质,使其具有高标准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以达到高水平的演奏效果。  相似文献   
106.
西汉赋大都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关注内心、抒发情感的。西汉抒情赋的变化、发展受赋家们心态变化的影响,而赋家们的心态又随社会现实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贾谊、东方朔、董仲舒、司马迁、扬雄等人正是反映这一变化的重要人物并有赋作体现。  相似文献   
107.
家书抵万金     
“家书抵万金”。这吟颂了几百年的诗句,我真正体会到其真谛却是在读大学时。在网络化、信息化,人与人交流快餐化的今天,每每回想起当时的感动,仍然激动不已,内心充满温暖与幸福。  相似文献   
108.
在藏语中香格里拉意为心中的日月,它就像一种象征,以其诱人的感召力成为世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一片世外桃源。而我对香格里拉的向往,始于数年前,那天我不经意地翻阅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顿时被书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强烈地震撼——那片神秘之地避开了现代文明的侵蚀,人与自然和谐而居,雪山起  相似文献   
109.
音乐是一种以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作为物质手段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和雕塑、绘画、戏剧以及小说等艺术样式相比,它与感情的联系最为直接,最能表现和激发情感。黑格尔曾经说过: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主体的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  相似文献   
110.
灰姑娘的故事,只是一个源远流长的童话。而稻盛和夫的故事,却是当今我们这个时代每天都在发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