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随着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化,与知识传授或与教育有关的多样书籍刊印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丛书类图书,大有越出越多的架势。可是这一类图书,虽说有总书名或也有总的编排  相似文献   
82.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二册,第25课是<明天,我们毕业>,文中有一句:"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这句中"喜爱的天地"后面用了逗号,笔者颇感不妥,应该改用冒号.  相似文献   
83.
学界早已发现美国著名生态诗人A.R.安蒙斯喜在诗歌中使用冒号,不过,至今未见文章考察其诗歌中冒号的意义。本文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后现代主义理论视角解析安蒙斯诗歌中冒号的意义。笔者认为安蒙斯在其诗歌中大量使用冒号,意在构建拼贴式结构语言,并借此呈现其诗歌的不确定性。由此论证安蒙斯的诗歌,特别是他的中后期诗歌渐与后现代主义思潮融合。  相似文献   
84.
教学中,我发现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北师大版教材,"想"字后面都有三种不同标点出现。即":想"字后面加冒号;"想"字后面加冒号、引号;"想"字后面加逗号。  相似文献   
85.
我在进行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二课《师恩难忘》这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个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有的说是10个自然段,有的说是9个自然段,问题的焦点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小诗该不该独立为一个自然段。认为独立成一个自然段的理由是:这首小诗另起了一行,前面空了两格,在形式上明显是独立的一段。认为不能独立成自然段的理由是:前面一段的最后一句是“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紧紧跟着的是那首小诗,不能把它们分开。我当时很明确地肯定了后面一种意见,并着重提醒学生注意前一段最后一句是用的…  相似文献   
86.
在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中,有让学生体会提示语后标点符号使用的三种情况,即:1.提示语在前,此时提示语后要用冒号。例如:小红高兴地说:“我赢了!”  相似文献   
87.
王礼平 《辅导员》2013,(14):51-53
<正>我们都知道,人说话是需要停顿的,而且有些停顿配之以恰当的神情、动作、语气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这就需要借助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或缺。所以,同学们千万不  相似文献   
88.
同任 《编辑学报》2004,16(2):97-97
问:请问,冒号有哪些用法?答:冒号主要有2种用法。第1种是提示下文:1 )用在称呼语后边;2 )“说、想、指出、宣布、例如、如下”等动词后边需要时可以用冒号;3)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引起下文的分说;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的后边,引出解释或说明。这第1种用法,大家比较熟悉,这里不必举例。第2种是总结上文。这种用法见得较少,大家比较生疏,但掌握了很有用处———可以加强文意的表达,所以我们编辑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国家标准举了一个例子:“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  相似文献   
89.
在Web2.0环境下,重新思考阮冈纳赞的<冒号分类法>,强调其分面组配式分类思想在资源组织利用中的优势,并针对民俗分类法及标签使用的信息随意标记所产生的问题,运用分类分面思想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