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200篇
科学研究   181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0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62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近年来,怀化市坚持“从山区学校实际出发,确保‘普九’如期实现,合理设置学校,重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则,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全面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两年来,全市共调减中学7所、小学462所、教学点173个、教学班2223个,节省财政开支18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92.
减负既为中小学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又使现行的中小学教育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面对减负 ,不少学校感到茫然 ,学校领导出现了“三怕”、“三担心” ,即怕家长的压力、怕上级部门的传统考核、怕教师的责任心下降。担心学校的升学率降低 ,担心师生难管理 ,担心社会不理解。这种担心和害怕虽只是部分人心态的一种反映 ,但也说明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综合治理 ,多方协作 ,整体推进 ,仅就中小学内部管理而言 ,笔者认为当前应着力坚持“五抓”。一、抓方向 ,要善于纠正偏差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社会综…  相似文献   
93.
毛泽东同志在减轻学生负担、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方面作了大量论述,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发展影响很大。毛泽东同志“减负”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要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其科学内核包括精简课程设置和教材;反对注入式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和评价方法。毛泽东同志的“减负”思想,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4.
“减负”行动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是对教师素质的挑战,是一种教育合力的社会诉求,是学生学习体验的更新,也必将带来教育生命力的解放。“减负”途中,目的的追问和前提的确立是起点,“度”的把握和“减”与“加”的统一是关键,教育合力的形成和教育良性循环的营建是出路。  相似文献   
95.
初中数学是初中生学习的主要学科,初中数学内容多、题量大,怎样才能在学科教育中“减负增效”,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怎样改进教学模式来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是摆在我们中学数学教师面前的重大探索任务。  相似文献   
96.
似曾相识燕归来。教育部又敲响了“减负”的钟声。“减负”问题在中国至少已有1个多世纪的历史。早在20世纪初,鲁迅便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60年代,毛泽东又严厉批评当时的中小学“课程太多”、“压得太重”、“摧残人”。80年代以后,教育行政部门更是专门开展了多次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专项工作,各种“通知”、“条例”至今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97.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学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成为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减负”最直接的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减负”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和可持续地发展.文章从“减负”是为了学生发展这一命题出发,从“减负”与“适度”、“减负”与“加负”、“减负”与“增效”三个方面阐述“减负”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
童海燕 《现代教学》2007,(11):31-32
在现实中,我们有多少是无效教学?有多少是低效教学?有多少是负效教学?有多少是高效教学?有多少是有效教学?在实施"减负"的今天,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实质在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于教与学的和谐发展。物理教学策略具有多样性,而和谐互动的教学策略无疑是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99.
俄国著名教育家塔季扬娜·巴捷涅娃《救救孩子》一文对中小学生的健康问题忧心仲忡:“他们还没有定型,却承受着比成年人更重的负荷和精神负担,深受刻板教育之累。”“今天只有2%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一年级小学生入学时就有1/3得了慢性病。学生在中小学上学期间视力下降的人是原有视力弱者的4借,许多人心理健康受到影响。”①联想到我国中小学生的实际健康状况,也是不容乐观的。这不能不促使我们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教育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又在某种意义上扼杀着孩子的天真和快乐,有时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②笔者一直追踪…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