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22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1问题的提出考查空间想像能力是数学高考的一个热点,在试题中的表现形式多样,其形式之一就是对空间几何图形在平面内的射影可能出现的形状进行判定,如2002年北京卷、2004年全国卷都有类似题目.学生对这类题解答甚为吃力,正确率低,反映出学生空间想像能力差,解答方法不当.  相似文献   
62.
一个春日的上午,记者到某市一所小学听课。课堂可谓精彩纷呈,但在精彩之外,记者也发现了难以回避的问题。那是一堂数学课,内容为《认识图形》。一间标准的现代化教室,所有的窗户都被厚厚的窗帘遮挡,进不得一线阳光。师生上课,屋顶8盏日光灯一直开着,黑板一侧的投影仪也始终开着……40分钟的教学,教师对投影仪的使用,仅仅是展示了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那是完全可以在黑板上操作的。  相似文献   
63.
自公元263年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刘徽运用对几何图形面积进行分割与拼补的方法(史称“割补术”)计算圆周率丌起,人们一直在运用“割补术”研究几何图形的位置、大小及性质.距今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智者运用图形割补原理、利用“七块几何模板”,创造出一种智力游戏工具——“七巧板”.玩弄“七巧板”,可以拼出多种  相似文献   
64.
平行线这部分内容很最要.它是我们以后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因此我们要认真学好平行线的有关内容.为帮助同学们学好这部分内容.特归纳如下几种题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65.
在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数数问题:请问图1中共有多少条线段?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图形的个数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不一定能数得正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呢?  相似文献   
66.
数学教学中,应结合不同的内容渗透不同的数学思想.比如,几何图形教学可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相似文献   
67.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提炼与选择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益.构造法可以帮助学生将各种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提高效率的目的.有机地将构造法运用于数列、几何图形、函数的教学之中,可以事半功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解题水平.  相似文献   
68.
《考试周刊》2015,(67):78-7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就使得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不能够适应当前教学的发展,尤其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中,一系列影响教学效率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证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小数数学几何图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旨在促进我国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能够更有效地开展,保证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69.
空间观念就是指物体的大小、形状、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等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表象,即一提到某个几何图形学生就能在头脑中再现出几何图形的形象,能了解它们的某些基本特征--大小、形状、构成等。因此,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图形与几何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70.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几何体,也是研究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学生在幼儿时堆积木,就接触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以后的生活中又不断接触过诸如牙膏盒等实物;学生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前,又学习过长方形和正方形。所以学生学习本课题是有生活经验和必需的知识基础的。下面,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实际,谈谈自己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