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6535篇
科学研究   145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5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710篇
  2003年   592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针对大规模信息采集,运用Bloom Filter及其改进算法,在误差允许的条件下,通过URL散列运算可以有效地对同源网页进行去重.实践证明,通过对其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可以达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
对《中图法》(第4版)中的多重列类的特点、表现形式、作用、类型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
新编高中《数学》第二章的“函数”一节中 ,已经给出了分段函数明确的定义。分段函数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 ,特别是当今经济信息时代 ,它的应用更是广泛。如长途电话的话费与通话时间 ;个人收入所得税 ;商场采取累计折扣的促销手段等 ,这些现象当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时 ,就会发现它们都是分段函数问题。再看近两年的高考数学试题 ,2 0 0 0年的理科第 6题和第 2 1题 ,2 0 0 2年的理科第 2 1题 ,都是有关分段函数题 ,因而 ,加强分段函数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自己在这方面的教学谈些体会。1 加强图像与表达式互译的教学如果已知分段函…  相似文献   
34.
面对应用题,许多同学都会感到莫名的恐惧和害怕,觉得无从入手,不知怎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到了六年级,百分数应用题是主要内容,也是抽象应用题的典型。  相似文献   
35.
利用线段图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能给学生提供一种形象直观的解题方法,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题目隐含的数量关系,使问题得到简化,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6.
《学周刊C版》2017,(14):184-185
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但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教师加以关注,并通过多种途径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7.
有些应用题,如果用常规思路去解,难度很大,如果变换一下思路,寻求一种不违背题意的特殊方法去尝试,往往会茅塞顿开,轻松破题。一、赋值法"赋值法"就是根据题意和已知条件设定"特殊数值",化抽象为直观,从而使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变得简单易解。【题例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36厘米。如果把它的长和宽各增加3厘米,那么新长方形的面积比原长方形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38.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39.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表现在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由图形的直观特征发现数量之间存在的联系,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隐为显的目的。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应用题,可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0.
学生解决问题技能的形成,必须靠科学合理的、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智力训练。从小学生解决问题技能形成的认识过程来分析,影响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三点:1.题意不清,如学生对"降价了"与"降价到"两个概念容易混淆;2.概念(数量关系)不清,如对"相遇时间=相遇的路程÷速度和"这一数量关系理解上出现错误;3.数理逻辑思维的"格"("格"主要指符合客观规律的逻辑推理的法则)还没形成,容易出现解决问题思路混乱、胡拼乱凑数量关系式的现象。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题解题定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