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78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培养批判反思能力 造就创造性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学如何适应飞速发展社会的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造性人才,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批判反思能力,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2.
毕利燕 《山东教育》2005,(17):44-45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STS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未来意识和参与意识。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我以现行的生物学教材为载体,力求按章节找准课堂知识与科技、与社会生产的事例点和最佳渗透点,让学生拓宽知识结构、了解生物学发展的新进展和新成就,认识到生物科学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思想上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教学目的具有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93.
一、语文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由教育部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正式公布 ,究其实质而言 ,是标志着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语文指令性课程范式的即将终结和语文新课程的诞生。这无疑是语文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事件。该课程标准既秉承了20年代叶圣陶先生等拟就的《国语课程纲要》中民主和开放的精神 ,更闪烁着新纪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亮丽色彩。语文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一 :变语文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指令性课程范式 ,将语文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束缚在狭窄的课程流水线上 ,统一目标、统一…  相似文献   
94.
95.
96.
故乡小院     
东西方教育的最大的不同是东方教育主张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师道尊严”,“西方教育”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本位,上课完全以学生的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为主,也即建构主义。它强调学习不是接受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不是灌输的对象,而是建构知识的主体:知识是学生学会的,想清楚的,不是讲清楚的。那么,教师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97.
怎样通过科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怎样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笔者的体会是:从培养兴趣开始,在探究中学习掌握.在实践中启迪创造。  相似文献   
98.
指令性课程的终结与语文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语文指令性课程范式的形成及弊端,阐释语文新课程的教育理论及课程理论之基础,着重指出语文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即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变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在语文新课程环境下,语文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将得到一次解放,将成为“自己的课程”和“超越型学习主体”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99.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提到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享受崇高的待遇,备受广泛的关注,对政治、经济、化以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诸多事实表明,教育这列庞大的列车已经启动,正开足马力,沿着高速铁路,从社会的边缘直奔社会的中心。这是破天荒的伟大事件和伟大变革。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也是教育的世纪。  相似文献   
100.
研究性课题:"组合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课题的背景与功能“组合数的性质”是学生学习了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数列以及组合数公式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它与函数、数列、数学归纳法等知识有内在联系 ,是进一步学习二项式定理的基础 ,并且能结合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本课题不仅能使学生系统掌握组合数的有关知识 ,而且能使学生掌握渗透于知识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特殊与一般的思想以及观察、猜想、证明的思想方法 ;不仅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而且对开发智力、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科学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