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3167篇
科学研究   287篇
各国文化   86篇
体育   244篇
综合类   115篇
文化理论   42篇
信息传播   203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659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71.
王化兵 《出版参考》2006,(6S):I0007-I0007
最初还是在逛书店的时候注意到“天则”。在满墙的经管、励志、青春小说中,突然发现了一套《诗》、《词》、《曲》、《赋》,令我耳目一新。店主见我留神看,便顺手拿来另外四本《琴》、《棋》、《书》、《画》推荐,说尽管书店空间紧张,可还是特意封面冲外地平摆着这套书——“因为我也是喜欢读书的人”。是啊,不是喜欢读书的人,怎么还能静心来读这些书?细看之下,发现这套书是天则文化公司策划的。  相似文献   
72.
韦泱 《出版史料》2006,(3):104-108
我的“淘书日记”淘书日记,是我淘书之余的副产品。大约五六年前,居家再次搬迁,从沪西迁往沪南老城厢,似乎予我更多与文庙“亲密接触”的机会。于是,每个周日,去文庙书市就成了一项固定的功课。徜徉旧书市场,兴致所至淘得一些中意的旧书旧刊。日积月累,竟至小山般高。然真要找寻一本书,却遍寻不着,徒生奈何,正如华君武先生一幅漫画的标题:“书到用时方恨多”啊。俗话说,好记性不如懒笔头。于是,从2000年底开始,每次将淘书所得,作一点记录,以备日后查找。这样,所记也就十分简单。如“十二月三日,淘得《诗境浅说》,俞云阶著,民国三十八年四版,…  相似文献   
73.
书次号的编制好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一种目前最为科学的书次号的编制方法,它能使各种需集中排架的书实现有序的集中排架。  相似文献   
74.
谈中外联姻的书次号取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书次号选用著者号的观点,并主张采用“四角号码著者号码表”与“卡特表”相结合的方法,以此消除重号现象。并阐述了其结构、使用方法及其中外联姻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版权书之变     
谭嘉 《出版经济》2004,(9):16-17
中外各国出版社之间进行版权贸易在促进文化交流与沟通方面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正是通过各种出版物的互通有无,世界各地区、各国的优秀文化才得以传播,国外资源也才能引入到国内市场,繁荣大众的精神生活。同时,对于出版社自身的发展而言,也不可能完全只依靠自身的资源,与外界的交流、合作也是推动出版社前进的助推剂。因而,版权贸易的明天是依然是值得期待的。  相似文献   
76.
《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诗最》二卷 存一卷:1(明)丁允和品定(明)陆云龙评注《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词菁》二卷 存一卷:1(明)陆云龙评选(明)陆人龙校定明崇祯刻本一册每半叶九行,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单边20.8cm×13.8cm  相似文献   
77.
于淡雅的纸张间,透露出的书卷味包围中,邀游《中国书文化》的方寸文字间,细细品味,宛若佛经里描述的在菩提树下行走时,那种六根清净,无患无忧,醍醐灌顶的感受。  相似文献   
78.
"今天中国的图书出版界,真正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所谓市场经济的大潮不仅使中国图书业成为最功利也是最无序的行业,其中所挟裹着的太多泥沙,也令读者在变身为享有上帝般待遇的消费者的同时,更沦为弱智的阿斗"."在市场化的旗帜下,图书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出书的门槛与标准越来越低,图书作为一种代表文字、照片、思想和文明最终成果的出版形态,正在丧失读者的尊重和耐心.那些掌握着出版权、书号、图书策划、发行和销售渠道的书业中人,没有带来与他们的暴利相称的好书,我们看到‘功利'的发动机驱使他们,在好书与浅薄的‘畅销书'之间,他们宁愿选择后者.因此带来的现状是,我们身在书海,却乏好书可读".  相似文献   
79.
袁楠 《出版经济》2004,(1):22-23
尽管非典首先侵犯最可舍弃的文艺书消费市场,尽管文学书市场依然不够景气,<亲历历史>、<幻城>、<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我们仨>等却是2003年图书市场上不能不说的闪亮故事.由2003年文艺畅销书的内在品质和营销攻略打造的强势氛围使文艺书摆脱调味的身份,而在某种程度上自信地与财经书、科技书比肩,成为生活品位和视野的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80.
盛宣怀,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官僚、买办,他在上海创办了一座愚斋图书馆,具有早期图书馆建设理念。其藏书与刻书颇有价值,但长期以来却不受重视。本文拟对其藏书和刻书两方面的价值做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